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于2005-2007年在福建省福清市瑶峰林场和福建农林大学进行。本文对28个马尾松家系受松突圆蚧侵害的特点和生长状况进行分析,测定了受害与未受害马尾松家系针叶中次生物质及营养物质的含量,初步研究了不同马尾松家系受害后体类化学物质含量的变化,探讨了其含量与受害程度的关系。
1.28个马尾松家系按其受害的难易程度可分为五类。第Ⅰ类马尾松家系即330,386,318,246,465,662,CK1,232不易受松突圆蚧侵害,第Ⅱ类马尾松家系即439,458,469最易受松突圆蚧侵害,而第Ⅳ类(588,329,772,478,388)、第Ⅴ类(90,341,155,391,402,350)、第Ⅲ类(545,1,675,390,502,586)受松突圆蚧的侵害程度依次加重。
2.28个马尾松家系根据生长状况可分为三类。第一类马尾松家系330,341,CK1,502,1,388,662,246,458,469,386生长最好,第二类马尾松家系588,232,90,402,465,155次之,第三类马尾松家系为545,391,318,390,439,675,478,329,772,586,350最差。综合分析受害程度和生长状况,马尾松家系330、386、246、662、CK1为初步筛选出的较好的抗松突圆蚧家系。
3.受害后,最不易受松突圆蚧侵害的马尾松家系针叶的黄酮含量明显高于易受松突圆蚧侵害的马尾松家系针叶的黄酮含量,其针叶中黄酮含量与不同马尾松家系受害程度呈负相关。通过与健康马尾松家系作比较,不同马尾松家系针叶的黄酮含量均有增加的趋势,且最不易受害的马尾松家系比易受害的马尾松家系增加幅度大。说明针叶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变化是马尾松家系受松突圆蚧危害后体类的化学反应。
4.受害后,最不易受松突圆蚧侵害的马尾松家系针叶的单宁、总酚含量明显高于易受松突圆蚧侵害的马尾松家系针叶的单宁、总酚含量,通过与健康马尾松家系作比较,不同马尾松家系针叶的单宁、总酚含量均有增加的趋势,且最不易受害的马尾松家系比易受害的马尾松家系增加幅度大,但其针叶中的单宁、总酚含量与不同马尾松家系受害程度暂无相关关系。说明针叶的单宁、总酚含量未对松突圆蚧侵害活动起作用。
5.受害后,最不易受松突圆蚧侵害的马尾松家系针叶的可溶性糖、总糖含量明显低于易受松突圆蚧侵害的马尾松家系针叶的可溶性糖、总糖含量,通过与健康马尾松家系作比较,不同马尾松家系针叶的可溶性糖、总糖含量均有降低的趋势,且最不易受害的马尾松家系比易受害的马尾松家系减少幅度大,但其针叶中的可溶性糖、总糖含量与不同马尾松家系受害程度尚未相关。说明针叶的可溶性糖、总糖含量未影响马尾松家系受松突圆蚧侵害的难易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