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合并OSAHS对血压节律和左室结构的影响

来源 :蚌埠医学院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gsdgerfdgcvbrrgfdg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最常见的睡眠呼吸紊乱类型,即睡眠时反复的上气道塌陷引起呼吸暂停,表现为口鼻腔气流停止而胸腹呼吸动作尚存在。美国睡眠医学会将呼吸暂停定义为睡眠过程中呼吸气流强度较基础水平降低90%以上,并伴有4%以上的血氧饱和度下降。呼吸暂停是由于气道完全塌陷导致通气气流中断,低通气则由于气道部分塌陷导致通气气流减少。研究表面OSAHS与高血压独立相关,其导致高血压的病理生理机制可能为间歇性低氧导致交感激活、RAAS系统激活、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内皮功能紊乱等,而交感活性增强是OSAHS合并EH发生发展的主要机制。这些机制对于导致和促进高血压病合并OSAHS患者血压节律和左室结构发生改变均有重要意义。神经肽Y(NPY)是一种含有36个氨基酸残基的神经调节肽,广泛分布于中枢及外周神经组织的神经元中,并与儿茶酚胺(CA)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共存于交感神经的分泌囊泡,在接受刺激后释放,同样标志着交感活性,且与CA相比其在体内相对稳定,检测较方便,对于研究OSAHS自主神经系统活性改变有重要意义。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高血压病(EH)患者血压节律、左室结构和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探讨高血压病合并OSAHS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改变,及OSAHS与血压节律和左心室结构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1年6月因打鼾或发现血压异常在本院呼吸科和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及住院患者108例,并将其分为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EH+OSAHS组)39例,单纯OSAHS患者(OSAHS组)3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EH组)33例,另设健康对照(对照组)35例。高血压诊断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公布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即高血压定义为: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者(1mmHg=0.133kPa)。OSAHS以2002年中华医学会呼吸学分会制定的诊断标准:每夜7h的睡眠呼吸过程中呼吸暂停及低通气反复发作3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所有入选对象均进行多导睡眠图(PSG)、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血浆神经肽Y(NPY)浓度测定,观察各组昼夜平均动脉压值和“非杓型”血压节律发生率,比较分析各组左室结构和自主神经功能活性的差异。本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认为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果:(1)4组的血浆NPY(pmol/L)水平按对照组(59.4±15.1)、EH组(89.7±16.8)、OSAHS组(101.1±11.6)、EH+OSAHS组(126.9±26.5)顺序依次升高,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EH+OSAHS组与EH组比,SBP昼无差异,SBP夜、DBP昼、DBP夜有差异,均高于EH组(P<0.05), EH+OSAHS组与OSAHS组SBP夜、DBP夜均升高(P<0.05),且EH+OSAHS组升高更明显(P<0.05)4组对象的非杓型血压发生率逐渐升高,OSAHS组、EH+OSAHS组发生率均较EH组高(P<0.05);(3)EH+OSAHS组与EH组比,LVDd、LVST、PWT、LVMI、RWT均升高(P<0.05),左室结构异发生率升高,而正常左室构型所占的比例下降(P<0.05);(4)血浆NPY水平与非杓型血压节律发生呈正相关(P<0.05);除NPY,BMI,高血压外,OSAHS也是左室重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OSAHS可能与高血压患者昼夜尤其是夜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有关,破坏交感与迷走神经平衡,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2)OSAHS可能是升高夜间血压,使“非杓型”血压节律发生率增加的原因之一。(3)OSAHS使高血压患者的基础血压水平明显升高,且对舒张压的升高作用更强。(4)OSAHS可能是左室重构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与高血压一样具有致左室重构作用,当二者并发,作用叠加。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学语言的运用至关重要。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吸收的好坏,一部分要依赖于教师的语言运用,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而生硬晦涩、枯燥呆板的教学语言则很难被学生接受吸收。可以说教师语言运用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8-0114-01
摘 要 2017年新的《科学课程标准》正式颁布,新的科学课程标准最大的变化就是要求在一、二年级开设科学课。科学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即以探究为核心让孩子亲身体验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经历,老师应该鼓励和组织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探究。  关键词 科学实验;低年段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2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8-0115-01  科学实验是学习科学最主要的途径,也是最有效的
摘 要 为了提高初中生的课外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正确定位自身角色,指导学生科学安排自主学习的时间,激发学生的英语课外自主学习兴趣,加强对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指导,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初中英语;课内与课外;自主学习;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A,Q611,D0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8-0116-01  自主
目的与背景 扩张型心肌病(简称扩心病,DCM)是造成心血管疾病发生及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已经证实该病的发生与一些基因的突变有关。delta-肌聚糖在维持心肌细胞膜结构完整性和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对学生口算能力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要加强口算训练,只有在小学阶段打好口算基础,提高口算能力,才能为今后的数学知识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口算能力进行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口算方法,同时还要让学生对口算产生兴趣,做好认真的演算过程,总体看来,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积累和训练的过程。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