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集》与巴蜀文化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01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力图将文化背景引入到《花间集》的研究中,通过将《花间集》放在“文学—文化”现象下进行观照,从而映现出《花间集》身上的巴蜀文化印记。全文共分三大部分。 文章的第一大部分主要从《花间集》的18位作者入手,通过严谨周密的考证对他们的生平仕历作一个简单的浏览,从而凸现出他们和西蜀之间的密切关系(蜀人,仕蜀,或寓蜀)。 文章的第二大部分主要探讨巴蜀文化之特质,通过对天府之国的巴蜀和西僻之乡的巴蜀双重意义的剖析与考察,得出了独具特色的巴蜀文化——一种以享乐为本位的文化。 文章的第三大部分主要探讨《花间集》中的巴蜀文化底蕴,在肯定其主流和总体是巴蜀文化的产物的基础上,又详证了其内部由于受不同文化影响和冲击之下存在着三个层次的分流,即艳情词与非艳情词的分流;伶工之词与士大夫之词的分流;淫词与鄙词的分流。
其他文献
学位
语言是人理解外部世界和自我的主要方式,话语是实现了的语言,话语方式的选择体现了语言与人类之间密切关系的不同侧面,20世纪女性文本话语方式的变化,是这种密切关系在特定条件下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