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早期教育对儿童发展重要性的逐渐凸显、国家和社会对早期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各类早教机构应运而生。人们普遍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了早教机构的课程设置、环境设施等方面,对于教师则更多地关注其专业素质,并据此判断早教机构的师资水平,早教机构教师的生存状态这一问题并未引起应有的关注和重视。早教机构教师这一群体真实的生存状态是什么样的?她们内心有什么样的想法和诉求?带着这些疑惑,研究者展开了自己的研究。本研究以X私立早教机构的三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叙事研究、访谈以及观察的方法来展示早教机构的教师真实的“一天”,在观察中三位教师分别表现出了按部就班、忙忙碌碌和迷茫懒散的状态;倾听教师的内心的真实想法,包括教师对于早教教师这一职业的看法、从业之后有哪些收获或遇到了什么问题、人际关系如何、专业发展的情况以及闲暇时间如何度过,多维度揭示教师的生存状态;在揭露现状之后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教师生存状态中的“希望”与“困境”,“希望”在于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为早教机构的教师提供了一定的保障,早教教师自身对于职业仍存在坚定的信念与强烈的发展意愿,“困境”则是社会对于早教机构的教师认识不够深入且具有片面性,导致教师的社会地位不能受到认可,政策对于早教机构教师的规定不够细致,教师的合法权利仍未收到充分的保障,早教机构在管理上缺乏科学性,教师自身缺乏清晰的职业规划和行动力,对专业发展的理解不够深入,这些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教师的发展,影响了教师的生存状态。本研究在分析的基础上思考改善教师生存状态的方法,就社会而言,应该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人们加深对早教机构教师的深入了解,改善教师的社会地位;就政府而言,应出台更为详细的政策维护早教机构教师的利益,同时出台早期教育教师专业标准为教师发展提供规范;早教机构应加强科学管理,完善培训的制度,重视教师的职后培训;教师自身须明确定位,建立清晰的职业规划,还应加强对专业发展的认识,增强行动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