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目的:探讨TIMP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相关性,深入探索TIMP1在体内、外对结直肠癌增殖、凋亡、侵袭转移等方面的作用和相关机制。研究方法: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讨TIMP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相关性,深入探索TIMP1在体内、外对结直肠癌增殖、凋亡、侵袭转移等方面的作用和相关机制。研究方法:1.分析TCGA及Oncomine数据库中TIMP1在结直肠癌、癌旁正常粘膜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病人临床分期的关系。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芯片中TIMP1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2.构建TIMP1稳定敲减的人结直肠癌细胞株,采用CCK-8、细胞平板克隆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小室侵袭等方法检测TIMP1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等行为的影响。3.观察TIMP1对结直肠癌细胞体内成瘤、转移能力的影响。生物信息学分析、分子实验共同探索TIMP1可能参与调控的相关信号通路。研究结果:1.结直肠癌组织中TIMP1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其高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淋巴转移、远处转移、脉管侵袭和AJCC分期等显著相关,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2.TIMP1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转移等行为相关,抑制TIMP1的表达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转移能力,并促进细胞凋亡。3.抑制TIMP1表达能够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体内成瘤和侵袭转移的能力。FAK-PI3K/AKT和MAPK信号通路在参与TIMP1介导的细胞增殖、抗凋亡和侵袭转移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结论:1.TIMP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2.TIMP1能够通过激活FAK-PI3K/AKT和MAPK信号通路调控结直肠癌细胞体内、外增殖及侵袭转移,并发挥抗凋亡的作用。3.TIMP1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或可作为判断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指标及潜在的治疗靶点。
其他文献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系统在政府和企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人们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信息系统为我们带来便捷、效益和机会的同时,也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和威胁。建立项目建设管理系统旨在实现对项目建设的全周期管理,以提高装备研发的速度和质量、细化项目建设参与单位的管理和控制。军工建设能力作为国家科技工业的基础支撑,其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尤为重要。本文针对项目建设管理系统中的入侵检测及访问控制技术展开
位置信息如今已成为军事和民用等诸多领域中所必须的基础数据,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传统定位方式要求定位目标必须携带与定位系统相匹配的定位设备(如GPS接收机、手机等)不同,无设备目标定位(Device-free localization,DFL)无需定位目标携带任何定位装置,也无需定位目标主动参与定位过程,因此DFL在人员搜救、非法入侵检测、特殊情况下的老人照料等传统定位方法无法实现的定位领域可
计算高代价问题广泛存在于实际工业设计和生产领域。这类问题往往不存在具体的数学表达式,无法用常规数值方法解决。演化算法作为一种不依赖梯度信息解决优化问题的优化算法,通过大量的适应度评估来选择优良的个体,从而找到问题的最优解。然而,评估一次高代价问题的解需要消耗大量计算成本。这使得常规演化算法在这类高代价问题中很难发挥优良的性能。对此,研究人员们提出了代理模型辅助的演化算法:该类算法利用代理模型代替真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正受着心脑血管疾病的威胁,根据中国居民第三次死因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心脑血管病已成为中国居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因此,研究心脑
目的:空手道即将在2020年的东京奥运会上首次登上奥运舞台,但是现有对空手道能量供应特征的认识明显滞后于其蓬勃发展的现状。本研究拟通过模拟比赛的形式,探究空手道组手项目的能量供应特征。方法:国家空手道青年队的9名男子(年龄17.9±1.9 yrs,身高176.0±7.7 cm,体重61.1±8.9 kg,空手道训练年限2.8±1.6 yrs)和9名女子(年龄19.4±1.6 yrs,身高165.9
基于相关滤波器的视觉目标跟踪算法由于跟踪精度高、运算速度快等优点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但是传统的基于相关滤波器的跟踪算法存在原理缺陷,只能实现以像素为单位的离散定位,
多目标跟踪技术作为信息处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国防和民用方面应用前景广阔。采用随机有限集(Random Finite Set,RFS)理论解决多目标跟踪问题,可以避免复杂的数据关联,不仅可以保证目标估计的精度,同时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概率假设密度(Probability Hypothesis Density,PHD)滤波算法和势概率假设密度(Cardinalized Prob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进步,定位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普及。如今,位置信息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信息之一。GPS定位技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常用手段,但由于GPS信号固有的弱穿透性问题,GPS定位技术在室内和城市峡谷等区域往往无法正常使用。由于人们对位置信息的需求不断提升,因此近年来涌现出了许多基于民用通信设施的无线定位技术,例如蓝牙定位和WIFI定位等。然而,传统定位技术都存在一个
随着信息技术迅猛的发展,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业务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完成,互联网的使用度和其所产生的业务数据都在不断提高。现有的风险预测系统大多依靠中心服务器来完成,但这可能会因为业务人员所处位置、网络状况、负载情况等的不同,而造成处理效率降低或结果出现偏差等状况。现有的风险预测系统大多依靠中心服务器来完成数据处理和风险预测工作,并未对移动边缘环境和数据过载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方面,若仅仅依靠中心服务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提高,智能电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智能电网结合了传统电网和信息技术,实现了用户与电力公司间信息的双向传输。在此场景下,用户上传细粒度的用电数据,电力公司则通过收集分析数据来实现电力的合理调配。然而,细粒度的信息收集和分析存在泄露用户隐私的风险,可能会造成用户财产损失甚至危害人身安全。本文从电力数据收集及电力数据分析两个阶段,对智能电网环境下的隐私保护技术进行研究,主要贡献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