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学点办学条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zi_l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教学点是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重要的办学形式,在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具有久远的历史,如今依然普遍存在于中国许多偏远的农村地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和城乡一体化的建设,特别是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进行,教学点的生存和办学条件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农村教学点的发展,处在了一个十分尴尬的位置。近几年国家对三农问题愈发重视,农村义务教育逐渐被纳入政府职责范围内,农村教育状况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但农村教学点的办学状况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扶持,甚至陷入了更糟糕的境遇。农村教学点的办学条件究竟如何,教学点的未来是否明朗,怎样改善教学点的办学条件以及促进义务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这些都是值得关注并需要解答的问题。农村教学点面临着诸多的困难,特别体现在其办学条件上,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对农村教学点的办学条件现状进行全面而准确的分析,尤其是对西部偏远地区教学点的发展给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在分析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选取了甘肃省兰州市Q区作为个案。其中,分别调查了教育行政部门、1所中心校以及9所教学点。对2名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9名校长、33名教师、40名学生先后做了调查访谈,通过运用深度访谈法、实地考察法及个案分析法,对Q区教学点的办学条件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研究,发现并提出农村教学点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对如何改善教学点办学条件提供一些合理可行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目前有大多数学生对作文产生畏惧,提不起兴趣,主要原因是学生觉得无话可说,绞尽脑汁也无从下笔,只好瞎编乱造。因此,要让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关键是从丰富写作内容入手,指导学生从各种渠道摄取和收集写作的食粮。我认为挖掘语文教材资源就是一条很好的渠道,充分利用好教材就可以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  一、利用课堂教学开展辩论活动  通过辩论可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还能促使他们去积极查阅资料
语文教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小学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以语文整合课程为中心,有助于加强语文与实际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从而全面推进学生的整体语文修养。综合性学习重视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和操作,来培养他们观察、发现以及解决问题的能 力,让他们感受和体验生活,培养自身独特的气质。  一、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1、合作性  小学语文教学要求全
目的:分析CT与MRI诊断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11月在我院寻求治疗的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
【摘 要】中国诗歌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学生通过听、读、写多种活动,积极探究,着力整体感知,体会所蕴含丰富的育人功能,有助于学生认识、发展和自我完善,形成健全人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古诗文 教学培养学生 学习能力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繁,蔚为壮观,是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学习古诗文是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和终身发展的
本文采用德青源黄山生态园鸡舍掺杂有石灰的鸡粪[鸡粪(CaO)]和未掺杂石灰的鸡粪[鸡粪(无CaO)]为原料,对其进行发酵产气试验,底物添加浓度为3gVS/L,接种物有机负荷(F/M)为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