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员侧顶置气囊概念设计与CAE优化

来源 :重庆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hy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逐步推进,自动驾驶汽车已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一个重点方向。自动驾驶技术有助于提升道路交通安全并降低道路交通事故数量,但同时也给汽车主被动安全融合设计及车内乘员防护带来了新挑战。当前,适配自动驾驶汽车的新型乘员约束系统仍处于探索阶段,研究新型的约束系统来应对自动驾驶汽车带来的乘员碰撞防护的挑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开展适配自动驾驶汽车的新型乘员约束系统预研性研究,基于智能座舱的概念提出可折叠式转向系统搭载顶置式安全气囊的概念设计,通过仿真分析的方式开展顶置气囊约束系统适用性分析及CAE集成优化。首先,基于国内某主机厂某紧凑型SUV建立正面碰撞约束系统MADYMO模型,并通过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及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数据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其次,基于该SUV的内饰数据,设计并建立可折叠式转向系统及顶置气囊模型,进而更新对标验证后的约束系统模型,建立含Hybrid III 50th男性假人及Hybrid III 05th女性假人的顶置气囊约束系统模型以开展适用性仿真分析;最后,兼顾多工况及不同假人,以综合加权伤害指标WIC(Weighted Injury Criterion)为优化目标,通过建立DACE-Kriging模型,选用MOGA-Ⅱ遗传算法开展约束系统集成优化,以提高顶置气囊约束系统的防护性能。适用性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顶置气囊约束系统能够较好地适用于不同工况、不同身材假人的碰撞安全防护需求。替换为顶置气囊后,不同碰撞工况中男性假人及女性假人头部与胸部间的相对运动状态均发生了明显改变,且气袋展开过程中未接触乘员胸部,有效地降低了乘员胸部伤害;而男性假人颈部出现较明显的弯曲运动,加剧了颈部伤害;女性假人头部与气袋接触时的气袋动态刚度较高,导致头部伤害变化明显。CAE集成优化结果表明:通过增大气囊泄气孔直径、气体质量流率与安全带预紧力、提前安全带预紧时刻、降低安全带限力等级并延后顶置气囊点火时刻等方式,有助于改善顶置气囊约束系统对不同工况、不同身材假人的防护效果。优化后,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工况中男性假人WIC50th降低了13.72%,女性假人WIC05th增加了1.35%,但其头部合成加速度降低了9.94%;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工况中男性假人WIC50th降低了10.29%,女性假人WIC05th降低了8.16%;WIC(综合)降低了9.62%,基本达到了优化要求。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随之引发的汽车交通事故数量也在不断地攀升。自适应巡航系统作为汽车安全技术中重要的一环,在减少汽车交通事故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传感器作为汽车辅助驾驶系统的眼睛,可以说是整个汽车辅助驾驶系统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不同的传感器所能捕捉到的信息是不一样的。传统的自适应巡航系统采用的是毫米波雷达作为传感器,通常是针对一些直线行驶的特别典型路况设计的。所以为了解决复杂道路情况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发展,传统的制造业正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基于此,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相继提出。如何更智能、更安全高效、更节约成本是制造业方向需要积极探索的领域。本文基于数字孪生理念构建了龙门机床的虚拟仿真系统,结合碰撞检测技术的研究,开发出了仿真加工、代码检测、碰撞检测等功能,为制造加工过程的优化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本课题立足于前沿研究方向“数字孪生”,主要从仿真系统的数字孪
氧化锆陶瓷材料由于其优异的稳定性、生物相容性、耐高温耐腐蚀性以及良好的硬度和强度,在航空航天、汽车、生物医学、电子元件等生产领域应用广泛。但由于陶瓷材料脆性大、硬度高,复杂形状结构零件的加工成型非常困难。传统陶瓷加工技术依赖于模具制造,其生产周期长、制造成本高等因素,更加无法满足几何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的个性化陶瓷零件定制的要求。为了克服传统陶瓷制造中的难点,本研究工作采用晶粒度小于400 A的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