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华人形象的颠覆与重塑——论《喜福会》中华人女性形象的塑造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i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长篇小说《喜福会》讲述了四对母女从开始由于文化差异、民族身份等因为引起误解和冲突到最后互相理解的故事,探究了华裔女性如何重构自己双重文化身份的问题,表达了作者希望东西文化平等交流最终走向融合的美好愿望。   本文从后殖民及文化交流的视角分析了西方主流文化中的华人刻板印象的产生以及给华裔的生活和文学创作带来的影响,着重探讨了有着中国血统的谭恩美在塑造《喜福会》中华人女性形象时为颠覆东方主义思维定势下的女性刻板印象、重塑华人女性新形象所做出的努力。同时讨论了谭恩美在塑造华人女性形象时的局限性。重塑中国女性形象的过程也是她自我思考的过程:如何看待不同文化的共生共处,如何改变华裔女性边缘化的处境。母女关系的最后和解表达出了作者对多元文化的理想主义展望。《喜福会》的成功也为我们今后探索中西文化共存的模式提供了范本。
其他文献
在亦舒小说研究中,爱情书写是研究者颇感兴趣的话题,只是研究还不够全面。特别是对于其男、女同性恋写作的研究尚没有深入挖掘;另外,亦舒十几岁即读完《鲁迅全集》,并多次提
学位
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语言的使用和变化与民族的发展和变化息息相关。任何一个民族都会十分关心自己的语言使用状况及其发展前途,对自己母语的使用和变化都会有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