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有才板话》沙博理译本中的意识形态操控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a_lili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有才板话》是著名乡土作家赵树理(1906-1970)创作于1943年的一部小说。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农民与地主之间尖锐的矛盾和斗争,真实反映了当时农村的社会生活和农民的精神面貌。“山药蛋派”是20世纪50年代形成于山西农村的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山药蛋派的创始人,赵树理几乎所有的作品都备受推崇,获得广泛的赞誉。小说《李有才板话》出版后立即在解放区引起了强烈轰动,并得到了郭沫若、茅盾等文学大师的高度评价。沙博理(1915-2014)是出生于美国的犹太人,为推动中国翻译事业、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很多译作是中国文学作品介绍到西方的唯一的英译本。他翻译的《水浒传》被认为是最权威的英文译本,被收录进外文出版社出版的《大中华文库》。本文研究的小说《李有才板话》于1950年被沙博理翻译成英语,并在此后的三十年间数次再版,然而对该译本的研究几近于无。勒菲弗尔认为翻译是意识形态和诗学操控下的改写活动,译者采用的翻译策略直接受二者支配。在《李有才板话》英译本中,译者沙博理在意识形态操控下,在翻译过程中多次增加、删除、替换及概括原文。因此,作为一个典型案例,该译本绝对值得关注与研究。以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为基础,本文试图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探究沙博理翻译的赵树理代表作《李有才板话》,通过大量原文和译文的对比分析探究其在社会意识形态和译者本人意识形态影响下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及翻译方法,旨在对文学翻译的研究与实践产生指导意义。总之,通过对沙博理《李有才板话》英译本的仔细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沙博理对《李有才板话》的翻译活动,是社会意识形态和译者本人意识形态影响和操纵下的产物,从而论证了操纵理论不失为翻译研究的一条可行途径。
其他文献
连贯是语篇生成和理解的基础。过去几十年对语篇连贯的研究主要运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从语篇表层结构,如衔接手段的使用等方面展开。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出现为研究语篇连贯提供
伴随我国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国外产品也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市场,产品使用说明书汉译的需求量逐渐增加。报告对项目的来源、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针对项目的具
兴起于20世纪初的表现主义,作为现代主义的重要文艺流派之一,以其形式上对传统创作手法的突破,以及着重创作者内在情感表达和事物本质揭示的新特点,而风靡一时,且对后世文艺
目的 分析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 50例感染性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WBC)单独检测及
本研究以动物科学国际期刊论文为观察语料,以Crown(通用语料库)为参照语料库,对学术语篇的被动语态进行宏观和微观研究。被动语态是科技文体中一种显著的语法特征,也是学术英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译学借用心理学研究方法有声思维,开始了对翻译过程的研究。进入21世纪,翻译过程研究逐步发展成以击键法与有声思维法相结合的三元数据分析模式为主,开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原型范畴理论逐渐被运用到多义词的教学研究当中,并据此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多义词习得方法。但这些研究大多忽略了多义词各义项间的关系及其背后的理据。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记忆障碍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咸宁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
越南鲜花自1999年初进入昆明斗南花市以来,每年均在元月初或元月底进入斗南花市,而2004年却于11月下旬入市,比往年提早了10至4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