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多数据源的移动协同代理的研究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185970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协同应用系统的开发正处于从简单到复杂、从支持工作组级的小规模协作到跨机构的、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协作的过程.企业级的协同系统需要建立在物理上分散,逻辑上异构的多种数据库之上.传统的DBMS系统已经不能满足这种要求.因此,作者在现有数据库基础上对支持多数据源的协同系统进行了研究.文章分析了CSCW技术和移动Agent技术的特点.将移动Agent技术与CSCW技术相结合,在对多个数据源的协同管理中,构建了一个可移动的协同代理.利用此可移动的协同代理来实现用户同时对不同数据源的访问和操作,达到互相协作的目的,而且可以减少应用程序网上传输数据的工作量.移动协同代理独立于各数据源,不仅便于实现系统的扩展和结构的动态变化,还使异构系统之间的连接和互操作变得容易.本文中首先介绍了研究所采用的平台和关键技术——.NET.结合CSCW中协同多数据源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开发模式,给出了系统结构.其次,文中详细分析了在.NET平台上所建立的移动代理迁移机制的设计和实现.移动协同代理的迁移机制是本文讨论的核心内容,我们从迁移粒度、迁移规程出发给出了本文的迁移机制——迁移信息与任务主体相分离的迁移机制,迁移信息表达了移动协同代理的移动路线.在.NET平台下实现了发送和接收代理的WebServices.再次,文章中又进一步讨论了面向多数据源的移动协同代理的功能需求和主要任务,给出了代理的软件结构、代理的运行流程和对象模型,不仅解决了对数据源的数据处理问题,还解决了多数据源的连接管理问题,并对多用户并发操作给予了讨论.最后,按照协同数据库的思想,采用移动协同代理技术,作为系统的实例,实现了旅游局资源统计管理系统的原型.上述讨论的移动协同代理的主要技术在该原型上均已得到了体现.
其他文献
现在,Web服务的合成正是应用了工作流的技术,在完全自治的Web服务上搭建合成平台。因此,基于Web服务合成系统可靠性的保证完全可以借鉴工作流恢复的思想。本文提出的系统正是基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信息融合样式-主动融合,能够有效地解决在多信息源情况下信息处理的复杂性和信息的不确定性。当融合系统要处理的数据量过大,或融合性能下降,外界环境变化(如传
随着Internet/Intranet的不断发展,网络应用的不断深入,互联网已对整个人类社会的科学、技术、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带来了极大地冲击和推动,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
基于组件的软件开发可以减少软件开发的时间和成本,它在软件工程中已经得到了相当的重视.基于组件的分布式系统也已经在商业、工业和学术研究中有了广泛的应用.要使分布式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面对的数据信息量也表现的愈加巨大化。应运而生的技术是数据挖掘,但是传统的挖掘技术对不完备的信息系统表现出了诸多的不足。在本中,我们提出了Rough集理论的数据挖掘方法,Rough集理论是研究信息系统中的不完善、不准确数据的一种数学解决方法。本文在Lenarcik.A方法的启发下,提出了把Rough集理论和信息熵相结合开发的基于决策表属性重要性的属性值离散化算法。对于数据的补
全国专利管理信息平台是一个国家级准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其专利管理业务范围覆盖全国。本文据此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以多层系统结构为模式,以数据库为中心的集中式与分布式管理
连铸技术是借助有效的冷却控制,使钢水连续并逐渐转变为钢坯的工艺过程.连铸坯内钢液的流动和传热直接影响着铸坯的表面质量及内部质量.为此,人们开展了大量关于连铸坯内钢液
本文首先介绍了主动网的研究现状,现存的几种类型的主动网络及其实现方式,并作简单的比较。对他们所采用的代码移动技术做出简单的评估。然后,引入移动代理技术,论述移动代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