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及隋唐历法新探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nnieche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隋唐时期是整个中国传统历法史上最为重要的大变革时期。公元6世纪中叶,北齐天文历算家张子信历经长期观测,发现日行盈缩、行星公转不均匀性和月亮视差的现象,这三大重要发现的宣布为隋唐时期历法的重大变革奠定了观测基础。本文基于这一历史背景,对历法大变革时期前后十余部历法作全面考察,涉及到的历法包含南北朝时期的《正光历》《兴和历》以及隋唐时期的《皇极历》《大业历》《戊寅元历》《麟德历》等,并将从文本的校勘研究、文本中的内容研究——如历法中天文数表及算法的天文意义、构造原理和精度分析等方面,并结合相关史料利用历法知识研究历法对社会的影响和历法的应用情况这三个维度展开研究。在掌握丰富详实的文献史料的基础上,采用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相结合、文献解读与数理分析相结合、内史与外史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前人成果基础上对中国传统历法研究做出新的推进。具体工作如下:1.前人在对中国传统历法中的算法术文校勘时,通常做法是对原术文进行修订以使其满足对应的算理,却并未留意历法家在制历时为达到简练行文的目的经常会使用一种承前省略的表达方式。以隋唐时期《皇极历》《麟德历》《大衍历》以及《宣明历》这四部历法中的月亮改正项算法和月亮极黄纬算法为例,通过分别比对各历法中的这两个算法原术文的记载情况,探讨其构造原理,指出原术文记载无错,不需要进行增补,从而纠正了前人校勘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我们在对历法术文校勘时不仅需做出严谨的论证,同时也需足够重视古人的表达习惯,应尽可能依照原文,不要去轻易校勘。2.天文数表作为中国传统历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月离表用以修正月亮运动的不均匀性,规定月亮过近(远)地点的时刻为一个近点周期的起算点,但在算法的制定中需要得知以夜半(昏或晨)为一日起算点的月亮实行分,故设计算法对月离表中的“速分”一栏数值作修正。通过梳理历法中记载的相应算法,发现历法家曾使用两种不同算法系统,分别是隋唐历法中的“月转日定分术”和宋元历法中的“每日转定度”。解读这两种算法的原术文,并探讨其构造原理,指出该算法在隋唐历法中表现形式更具一般性,而在宋元历法中仅在相邻两日的月亮实行分之差相等的条件下,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研究表明该算法的引入并非我们通常认知的从特殊到一般化的发展过程。3.步日躔与月离章算法是历法编制的基础,对之后的交食和行星有重要影响。定朔望时刻及日月位置的推算直接影响着交食的预测,太阳视运动不均匀性自隋代《皇极历》开始就被引入五星推步算法中以提高行星位置计算精度。通过解读南北朝隋唐历法中的日躔与月离推步算法并构建定朔算法模型,分析《皇极历》中设计“推月与日同度术”复杂算法的原因,得知隋代之前历法中的定朔算法仅在平朔基础上以线性插值方式修正月亮不均匀性改正项得到,还未考虑太阳不均匀性。隋唐历法中的定朔算法已将太阳和月亮不均匀性改正项都引入,以修正平朔算法,得到定朔时刻。但是对于月亮改正项的修正在不同历法中存在着差异,而且刘焯在《皇极历》中设计“推月与日同度术”复杂算法也与其定朔算法中的月亮改正项的修正设计有关联。4.中国传统历法的步交会章中除了交食的食甚、食分和食延等项目,交食亏复方位也是非常重要的算法,它对完整描述交食过程不可或缺,且被视为验证历法好坏的标准之一。因此,自曹魏《景初历》到明《大统历》《回回历》一直有记载。然而,前人对这部分术文的理解及校勘仍存在不足之处。通过对术文的详细解读,指出中国传统历法中的交食亏复方位算法可分为四类。进而分析探讨算法的造术原理,认为最早的《景初历》起角术实际有误,其背后或蕴含粗糙模型的思想,随后《大业历》算法逐渐过渡到《大衍历》算法,成为后世历法中的亏复方位算法主流。另一方面,《皇极历》的术文繁杂,是依据观测制定,之后的《钦天历》算法体现出其似乎来源于一完善的天球模型理论。5.在中国古代行星理论发展史上,隋代刘焯所制《皇极历》占据着重要地位。这是因为《皇极历》首次将张子信发现太阳视运动与行星公转不均匀现象引入到五星推步算法中,较两汉和南北朝的历法前进了一大步。对《皇极历》步五星术文详细解读基础上,利用Python语言模拟《皇极历》推算外行星视位置的算法,讨论在约公元600-630年期间外行星真黄经的误差,其结果为木星、火星和土星的黄经最大绝对误差分别为5.27°、17.67°、5.10°。分析表明,《皇极历》外行星视位置的误差结果可能是由于行星的定见时刻推算、行星动态描述的分段处理方案,以及留段目的时长等方面因素造成的。6.在中国古代传统历法中,通常使用夜半和平旦这两个时刻作为干支日的分界线。对陕西出土的西魏北周时期的佛教造像碑记载的时间信息与《二十史朔闰表》等工具书进行初步的对比与分析,发现部分朔日干支与所在月份存在不合现象,表现为日名序号数差一。又以魏晋南北朝时期官方行用的《景初历》《大明历》《正光历》三部历法进行推算,结果表明:凡是朔日日名干支序号数进一的皆是朔小余大于0.8的情况,也就是当合朔时刻在昏之后,造像碑上的朔日日名会使用下一日的日名干支。因此,昏可以被认为是中国古代除夜半和平旦之外的一种新的日界。7.二十四气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中国传统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西汉《太初历》起就被引入到历法作为时间刻度用以推算日躔、月离、晷漏等项目。通过对历史文献整理后发现二十四气名称与次序曾经历过四次变化。东汉以降学者就此问题的原因一直存有分歧。以历法为切入点,结合典籍和历法文献中的记载,复原早期文献中二十四气的名称和次序,辨析“启蛰”与“惊蛰”的关系,阐述二十四气与物候在被引入历法前后的内涵演变,进而分析给出了二十四气次序变化的根本原因。
其他文献
知识经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使得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组织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组织越来越扁平化、作业越来越多元化、权力越来越分散化,追随者与领导者共同规定一个组织、共同完成一项事业。因此,关于组织的领导理论也在发生演化,领导理论经历了从研究领导特质、领导技能、领导风格、领导情境、权变理论到研究领导成员交换理论,再到研究变革型领导的演化。而与此对应的对追随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追随者的
21世纪,随着新兴科技的不断涌现,对于功能器件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也不断促进着新型功能纳米材料的开发。近二十年来,地球资源储量丰富的二维材料(two-dimensional materials,2D materials)的开发一直是纳米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在众多二维材料中,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TMDs),因其可调节的带隙宽度、强光物
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脸识别技术的进步,设计机器学习模型来估计人脸的异常行为已经成为人脸自动分析领域的研究热点。这种模式对医疗诊断和治疗具有极大的潜在价值。本文的研究重点是人脸视频中的自动疼痛估计。由于疼痛表情是通过面部肌肉的运动来实现的,它可以通过简单的摄像设备进行采集,具有非接触式、方便、快捷等特点。而这种非接触式疼痛评估系统对于诊断疾病、准确治疗、监测医疗进展、缓解病患不适、提高生
得益于高脉冲峰值功率以及窄脉冲宽度,超短脉冲光纤激光器一直是激光器领域的重要分支,在生物医学、微加工、光通讯、非线性光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低维纳米材料相关研究的飞速进展,发现了各种不同的具有可饱和吸收效应,宽带响应的低维纳米材料。基于低维纳米材料可饱和吸收体(Saturable absorber,SA)光纤激光器是超短脉冲光纤激光器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实现脉冲窄化,产生不同类型孤子
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屡次发生,该行为严重影响了中国证券公司市场的正常运行,同时也使得投资者的利益蒙受损失,其中瑞星咖啡造假事件更是典型。因此,本文对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进行了研究,剖析其财务造假原因,并基于区块链技术视角提出相对应的建议来防范舞弊。
食品安全抽样检测工作事关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和权益,抽检有助于真实地掌握食品的质量状况,对规范食品经销商和生产企业行为、维持食品市场秩序有着重要意义。然而随着食品种类的多样化、生产工艺和材料的复杂化及食品产量激增,给食品安全抽检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本文阐述了食品安全抽检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食品抽检工作面临的难点提出相关建议,希望有助于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本文概述了近二十年不对称相转移催化在天然产物全合成研究中的应用,并基于不对称相转移催化策略针对海洋天然产物spiroxins A,C,D及真菌次级代谢物homodimericin A的不对称合成进行研究。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不对称相转移催化及其在天然产物全合成中的应用对不对称相转移催化的研究背景进行了介绍,并总结了近二十年将不对称相转移催化策略应用于天然产物全合成的工作。第二章 Spiroxin
为探讨了早寒武世古海洋的氧化还原状态,我们对鄂北神农架地区早寒武世水井沱组地层中的黑色页岩开展了详细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总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同位素、无机碳—氧同位素、全岩Re-Os同位素和Mo同位素研究,并改进了传统的富有机质沉积岩Re-Os同位素分析的溶样方法。传统的逆王水溶样方法不能选择性地溶解出有机质中的Re-Os元素,为此我们引入纯硝酸溶样方法,并通过实验确定了最合适的溶样温度为23
在各类储能器件中,锂二次电池因其较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及环境友好等优势,已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及电动汽车等领域得到推广应用。然而,由于锂资源的稀缺性以及昂贵的价格导致锂离子电池未来的规模化发展受到严重阻碍。近年来,研究者们逐渐将目光转向化学性质与锂相似,但地壳含量更为丰富且价格更为低廉的钠和钾元素中。发展高性能的储钠/钾电极材料是提升钠/钾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并推动其商业化应用的关键。基于多电子转移反
矿山酸性废水(Acid mine drainage,AMD)具有低p H、高重金属浓度、高硫酸盐含量等特点,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安全及人类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目前,传统的去除技术对于铁锰含量较高的废水处理效果并不理想,缺乏高效、节能且环保的处理技术。本论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金属废水深度处理与安全利用技术集成示范及转化模式(No.2016YFC0403000)》,针对湖南省浏阳市七宝山矿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