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人为本思想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成为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域下,党提出的以人为本思想,必然有着中国特色的内涵和价值。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从以人为本的思想渊源,以人为本的哲学依据,以人为本的哲学反思及对当代社会的哲学启示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本文从哲学角度研究以人为本,着重回答了两个关键性的问题:什么是以人为本?以人的什么为本?人本主义在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发展之后,在黑格尔、康德那里达到了巅峰,但在近代理性主义的影响下,它却走向了狭隘的道路。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前人的观点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为人本主义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在中国,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传统民本思想在近代被马克思人本观所取代。对以往的人本思想进行分析、比较、反思、批判,可以发现“人”和“本”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含义,以人为本正是在这一点上区别于其他人本思想。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它必然会对中国当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从这四个角度上为以人为本找到哲学依据,实际上也是在探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怎样处理好上述关系,也就是怎样处理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怎样看待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的地位、价值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