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教育变革、实现教育现代化,并最终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21世纪各国重点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之一。为保证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的顺利开展而制定的教育信息化政策,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发展教育信息化已上升成为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内容,是推动我国教育变革的内生变量。教育信息化政策作为国家调控、规范教育信息化活动的政府行为,系统的探究其政策结构体系,切实的保障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对政策更好的实施、预测将来发展形势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为教育信息化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及未来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基于此,本文以新世纪我国教育信息化2.0时代为背景,以2000-2019年之间我国国家层面的教育信息化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以梳理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结构体系为切入点,以质的研究与中文文本挖掘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质的研究中扎根理论与共词分析法等量化与质性研究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的结构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提供政策建议。首先确定问题,并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对从相关官方网站上搜集到的73份政策文本进行整理,做好数据的处理工作。其次,使用Nvivo11质性资料分析软件对资料进行处理,采用质性研究中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提取政策文本的类属与关键词,分析不同概念类属之间的关系,并初步提出政策结构。接下来,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关键词进行聚类与多维尺度分析,再次分析政策文本的结构体系模型,并与前文扎根理论政策结构进行比较选取最优,最终提取出的政策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部分:信息化人才、信息化资金支持、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及应用、信息化教师教育、信息化行政法规与信息化资源。最后,对政策结构模型进行深入探索,探索结构模型中主要聚类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围绕教育信息化政策结构体系提出了政策改进和完善的建议,包括重视政策的区域倾斜、加强经费投入与重视信息化人才培养等,希望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和政策的进一步完善以及未来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