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下肢液压增力外骨骼自适应鲁棒力控制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af7nh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很多未知非结构化环境中,如陡峭的山坡,阶梯以及狭窄的通道,重物运输常常不能通过汽车等轮式装置实现。由于腿部结构可以很好的适应多种极端地形,步行成为了一种有效的重物运输方式。尽管很多足式机器人已经被开发出来,但技术的限制使得能适应多种地形的全自主足式机器人在短期内仍然难以实现。作为一种典型的可穿戴的人机一体化装置,下肢增力外骨骼通过将人引入到机器人控制中,可以极大简化机器人的控制器设计。相比于全自主足式机器人,下肢增力外骨骼避免了很多难以解决的技术限制,因而具有更大的应用潜能。当外骨骼能精确跟踪人的运动时,整个重物通过外骨骼传递到地面,人几乎感觉不到负重的存在,进而可以灵活的完成各种动作。因此,下肢增力外骨骼的核心技术是高性能的人机同步控制算法的设计。然而系统固有的非线性,建模不确定性以及多自由度多步态特性均给控制算法设计带来巨大困难。本论文以下肢液压增力外骨骼为研究对象,以实现高精度人机同步控制为研究目标,采用理论分析,仿真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系统且逐层深入地研究了下肢液压增力外骨骼高精度人机同步控制方法。首先针对增力外骨骼系统中的非线性,建模不确定性等难题,提出了单关节外骨骼自适应鲁棒级联力控制方法,解决了系统鲁棒性能差的难题,实现了对人运动意图的有效推断及外骨骼对人运动的快速响应和跟踪。同时为了克服级联力控制的频宽限制,又提出了基于整体动力学模型的单关节外骨骼自适应鲁棒反演力控制方法,进一步提升了外骨骼的响应速度。其次针对外骨骼中的多自由度耦合问题,提出了基于加速度观测器的多关节单腿外骨骼自适应鲁棒级联力控制方法。通过设计自适应鲁棒观测器实现对关节速度和加速度的有效估计,之后基于估计出的关节速度和加速度设计底层多变量自适应鲁棒运动跟踪控制器。结合上层人体运动意图推断控制器,最终实现单腿外骨骼对人运动的准确跟踪。最后针对下肢外骨骼行走过程中的多步态及闭链动力学问题,以漂浮的下肢外骨骼为建模对象,根据不同步态下脚部与地面之间的完整约束条件,建立了统一框架下的外骨骼多步态动力学模型。之后针对单腿支撑和双腿支撑两种步态,分别设计了相应的自适应鲁棒级联力控制器。最终在实验样机上实现了外骨骼负重20Kg时对人行走的准确跟踪。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现分别简述如下:第一章,介绍了增力外骨骼的研究背景,归纳出实现下肢液压增力外骨骼高精度人机同步控制存在的三大难题;探讨了国内外在增力外骨骼系统组成,人机同步控制方法及机械臂先进运动控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最后概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第二章,简述了论文研究所使用的实验平台及其硬件性能参数;建立了下肢液压增力外骨骼的运动学模型;通过建立外骨骼机械本体动力学模型,液压驱动器动力学模型,人机接口动力学模型,获得了多步态下肢液压增力外骨骼完整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最后对下肢液压增力外骨骼系统进行系统辨识和参数计算,获得动力学中的主要参数。第三章,针对单关节外骨骼系统,设计自适应鲁棒力控制器,重点解决外骨骼控制中存在的鲁棒性能差的问题。设计自适应鲁棒级联力控制器,将控制器分为上下层结构,上层通过设计力控制器以减小人机作用力的积分进而生成关节需要跟踪的理想轨迹(此轨迹也可以看作人的运动意图)。底层设计轨迹跟踪控制器以实现对人运动意图的准确跟踪。在上下层控制器中,通过采用自适应鲁棒控制算法,克服了系统的强非线性及各种模型不确定性的影响。通过对比仿真及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算法能实现更小的人机作用力以及好的鲁棒性能;为了克服级联力控制的频宽限制,又提出了基于整体动力学模型的单关节外骨骼自适应鲁棒反演力控制方法,对比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反演力控制能实现更快更高精度的系统响应。第四章,针对多关节单腿外骨骼系统,设计多变量自适应鲁棒级联力控制器,重点解决外骨骼中的多自由度耦合问题。设计多变量上层力控制器有效推断出人的运动意图;设计自适应鲁棒观测器解决关节加速度不可测的难题;基于估计出的关节速度和加速度,设计底层多变量自适应鲁棒运动跟踪控制器;从理论上分析了控制器及观测器参数对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对比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多变量自适应鲁棒级联力控制器能实现比独立关节PID控制更高的控制精度。第五章,针对整个下肢外骨骼系统,设计多步态自适应鲁棒级联力控制器,重点解决行走过程中的多步态控制问题。基于第二章建立的外骨骼多步态动力学模型,设计单腿支撑和双腿支撑情况下的自适应鲁棒级联力控制器;对比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多步态自适应鲁棒级联力控制能实现比独立关节PID控制更高的控制精度。最终在实验样机上实现外骨骼负重20Kg时对人行走的准确跟踪。第六章,归纳总结了本论文的主要工作,阐述研究结论和创新点,并对下肢液压增力外骨骼人机同步控制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采用扫描电镜与能谱测试,研究了两种不同印刷电路板铜面保护层,即有机保护层(Organic Solderability Preservatives,OSP)与浸银层(Immersion Ag,I-Ag),对无铅焊点结构的影响.
<正>小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学生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基础,以及良
本文详细介绍了李延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学术思想和宝贵经验。他认为心阳虚衰,痰瘀互阻为本病的主要常见病机。故采用通阳祛瘀化痰法治疗本病。并附医案1则。
由于在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非线性系统控制研究一直受到高度的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要求人们对非线性系统的动力学特征有更深入的了解。因此学者们在时间最优控制领
互联网的普及促使我国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开始以大数据的方式转型。信息化的到来,大数据的应用,彻底改变了我国高校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逐步将"互联网+"的管理模式引入高校教育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逐渐成为了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新课程改革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课堂教学反思,新课程背景下对老师的课堂教学反思提出了更高的要
[摘 要:利用排队论(M,M,B模型)合理设计高速公路收费站处车道L和收费通道数B之间的数量关系,再综合考虑收费广场的事故预防、吞吐量、建设成本三个因素,分别从提高收费广场安全系数、收费服务时间、合并区域形状三个方面,分析它们对收费广场区域形状、大小、车流合并方式的影响。然后对三者分别建模,综合以上三个因素,建立线性规划模型得到收费广场最优方案。  关键词:高速公路;收费广场;线性规划模型]  当
为了解决单一传感器信息获取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融合视觉和超声波信息进行导航的方法,给出了从视觉信息中提取路面标志线及判断障碍物方位的算法。用D-S证据理论和模糊处理的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新兴的心理学思潮,主张应对人类自身的积极力量进行研究。应该分析我国挫折教育的现状,并针对现今国内挫折教育存在的弊端,依据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观点,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