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世纪以来,安然舞弊、世通破产、中航油巨亏、中信泰富期权合同等案件先后爆发,暴露了公司在内部控制方面的漏洞。国内外的企业和学者日益重视内部控制的研究发展。COSO委员会于2004年发布《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2013年修订内部控制框架。而我国也与国际接轨,2008年,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颁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考虑到我国国企占比高、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的国情,明确将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目标。从国家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和江苏省的规划来看,政府高度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行业发展迅速,基础设施的投资金额重大。省内的公路网络基本形成,密度位居全国第一。从数据上看,公路经营企业在收费收入增长的同时也增加了成本。提升经营效率、减少营运成本已经成为公路经营企业的重要目标,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建设是其能否完成目标的关键之一,也是企业在错综变幻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去的必要保障。XX公司是江苏省内的一家公路经营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金额庞大,截止2014年12月31日,高达6.4亿。涵盖房屋建筑物、安全设施、三大系统等八大类别,数量多且分布分散。收费、养护、监控等设备的技术性和专用性强、成本较高、管理难度大。因此,建立完善XX公司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有助于保障本公司固定资产的真实完整并实现保值增值,降低成本,提高道路桥梁质量,为公司的良好运转提供支持,提升XX公司的硬实力。本文从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角度出发,首先回顾梳理了国内外内部控制、固定资产、高速公路固定资产的相关文献,之后开展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吸取经典理论和案例的思想经验,加深本文的研究深度。在研究XX公司整体状况和固定资产制度流程的基础上,发现其内控意识薄弱、缺乏系统的风险管理、职责分工不明确、采购招投标控制不到位等缺陷。针对发现的问题,参照COSO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紧扣固定资产的采购、维护、核算、减少等重要环节和主要风险,优化本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流程,提出增强内控意识、制定风险评估流程标准、明确职责分工、提高预算准确性、规范采购与招投标流程、加强日常维护等建议。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系统性,本文将内部控制这一思想贯穿于固定资产的整个生命周期之中,涵盖了内部控制的五要素,系统梳理了XX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的业务流程,并细化至流程的各个环节中。其次,本地化,本文从XX公司的实际工作流程出发,通过制度审阅、人员访谈全面了解其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现状,在提出改进建议时力求贴近XX公司的实际情况,增强可行性与操作性,并为同行业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思路和模式。第三,搜集学习六个案例,涵盖内部牵制、内控自评、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机电设备分类管理、条形码技术等多个方面,总结前人的经验方法,丰富了本文的案例研究。第四,本文探索了风险评估的流程、方法,建立XX公司的固定资产风险评估表,并据此制定固定资产专项检查的内容与评分标准。当然,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探讨。首先,由于XX公司固定资产的类别和涉及的部门众多,所以本文没有按类别细分描述固定资产的状况,只是列举出各个环节中存在问题、需要密切关注的固定资产类别。其次,固定资产风险的识别评估主要是依靠项目组人员评价得出,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当然,这在风险管理过程是无法避免的,只能通过反复讨论等方法尽量降低主观性。第三,本文吸收了“轻资产”的基本理念,并在采购、闲置资产盘活等环节加以运用,但受限于研究方向、文章篇幅等,并未做非常详细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