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决定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随着国际间经济与金融活动的相互渗透及影响,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的相互依存程度也逐步增强,汇率作为核心变量,调整并影响着各国的宏观和微观经济。自2001年加入WTO,中国经济在国际社会的地位日益凸显,作为联系国内外经济桥梁的人民币汇率也因此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研究人民币汇率的预测问题,做到理论与实证相结合,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还能够为政府管理部门制定相应外汇政策提供新的视角。本文首先回顾总结人民币汇率时间序列的预测方法和模型,并对汇率决定理论和非线性特征检验方法加以讨论;然后通过分析人民币汇率的长记忆性与非线性特征选择构建ARFIMA模型、SVM模型以及BPNN模型,并通过非线性函数将单一模型进行组合构建ARFIMA-SVM-BPNN非线性组合模型;最后选择人民币兑美元汇率(RMB/USD)和人民币兑欧元汇率(RMB/EUR)时间序列为样本,分别使用BDS模型和DFA模型对其展开非线性特征及长记忆性特征的检验及分析,并通过上述非线性组合模型对人民币汇率进行预测,提出相应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非线性检验及长记忆性检验,发现人民币汇率收益率序列都存在非线性特征,并且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收益率存在较强的长记忆性,人民币兑欧元汇率收益率的长记忆性较弱。在非线性组合模型构建及应用方面,基于ARFIMA-SVM-BPNN非线性组合模型的人民币汇率的预测效果均优于单一预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