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基太阳能电池陷光材料及陷光结构的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k_john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降低光伏系统的成本首先要降低组件成本,而要降低组件成本首先要降低材料成本,特别是晶硅材料成本。即一是提高光电转换效率,二是薄膜化(或薄层化、薄片化)。太阳能电池厚度减小时,由于透射光引起的损失随着厚度的减小而增大,对于间接禁带材料硅来说,这种损失比直接禁带材料的大。 电池中光损失主要来源于以下三方面:①表面反射的损失;②进光面电极材料的覆盖面积对入射光总能量的损失;③由于电池厚度过薄而造成的透射损失。 针对光损失引入的陷光结构包括:①电池进光面减反,一般常采用蒸镀减反膜或表面织构;②光线射入电池体内后,增加光在吸收层的路径。例如,使吸收层的折射率大于其上下层织构材料以及加强背反射,使没有吸收的光再次返回电池吸收层,进行二次吸收;③尽量减少进光面栅线电极覆盖的面积,同时以能将光生电流最大限度的输出。计算表明:由于长波光子的低吸收率,材料薄至50μm时,电池的光电流密度随着减小。从光程计算出发来设计高收集效率的陷光结构,可使这种减小得以补偿。 目前国际上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厚度一般在50μm以上,陷光措施主要采取蒸镀减反膜或在表面制备绒面,单从减反效果上,绒面优于减反膜,因此,晶体硅电池中采用绒面技术是提高电池效率的措施之一。①单晶硅绒面电池的表面常采用碱腐蚀方法在表面构造金字塔结构;②多晶硅电池目前国际上大规模生产时,电池表面减反一般只采用Si3N4减反膜的方法。多晶硅绒面电池实验室效率虽已达到16.8%以上,但多晶硅绒面技术还没有广泛地应用于大规模生产,关键在于如何控制多晶硅绒面微结构的均匀性、稳定性和界面接触。 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在陷光上仅采用表面减反是不够的,常采用的陷光结构是:织构透明电极及背表面增反膜等。因此对透明电极材料的研究是很必要的。目前绒面SnO2透明导电玻璃已产业化,但以此为衬底通过PECVD制备μc:Si:H薄膜时,在氢等离子体中SnO2膜不稳定,易被还原变黑。而ZnO膜在氢等离子体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且渗杂ZnO薄膜的性能已可以与ITO和SnO2薄膜相比。因此,在μc:Si:H薄膜太阳能电池中,采用ZnO:Al膜作为透明电极材料已成为趋势。
其他文献
岩溶天坑是近十余年来发现的岩溶地貌中规模最大的一种特殊的负地貌形态,是一种极具旅游开发价值的新的岩溶地貌类型。岩溶天坑相对稀有的生态环境决定了它也是一种新型的生态
随着病毒与漏洞的结合,CodeRed、Nimda、SQLSlammer、Blaster等蠕虫极大地危害到全球网络乃至经济,而消除漏洞的根本办法就是安装补丁。另一方面,对于终端节点众多的用户,繁杂的
文章分四个部分 :一、什么是频道定位 ;二、省级卫视定位要素分析 ;三、省级卫视内容取向定位———娱乐性vs新闻性 ;四、省级卫视竞争范畴定位———全国性vs区域性 ;五、省
随着我国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对外宣传报道正在我国的“软实力”成长中扮演一个愈发重要的角色。 新华通讯社因为在中国对外宣传报道中发挥主导作用而
本文运用神经网络法将不同指标对循环经济的影响进行定量评价。实证结果表明,资源消耗在安徽省的循环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再利用指标也处于相同重要的
历代词学均以对宋词的研究为核心,这在事实上已构成词学史中特有的“宋词学”一脉。清代为整个宋词学史上的集大成期。本文便以清代宋词学为研究对象,对清人研究宋词的学术路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课程教学改革极大地推动了高中教育的发展。尤其对于高中历史科目来说,其教学的生活化发展不仅促进了学生历史课程学习的热情,而且
股价操纵现象普遍、危害严重,世界各国一直高度重视该问题的研究,并通过不断完善证券市场监管体制,来提高对股价操纵等违规行为的监管力度,从我国目前情况看,股价操纵现象还十分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一直被滞胀所困扰,在繁荣表象的背后,劳动生产率莫名其妙地下降了。使宏观经济理论本身很难自圆其说。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兴
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由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和文化的要素共同构成,其获得空间、时间的和功能的有序复杂结构过程具有自组织特征,本论文基于复杂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