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激光点云图像融合的三维重建方法与应用

来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s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学术圈出现了很多三维场景重建方法,但因传感器成本,应用范围大小等因素影响,很难将学术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应用到项目中。激光雷达可在任何复杂环境下进行扫描采集能准确描述三维场景的激光点云数据,然而激光点云所描述的环境只有距离和强度信息,没有颜色纹理信息。而图像数据可通过运动相机进行采集,其具有丰富图像纹理信息,但不能描述深度信息,因此采用搭载激光雷达和运动相机的激光扫描仪采集数据并进行数据融合,已成为三维重建领域的研究重点。(1)构建了一种运动相机与激光雷达同步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由激光雷达、运动相机、卫导和IMU等多种传感器构成。不同传感器的采样频率和时间误差有显著差异,该系统将笔记本电脑通过WiFi控制运动相机采集数据的算法集成到LOAM算法中,实现激光雷达开始采集数据的同时,运动相机也开始同步采集图像数据。然后将采集的激光点云和图像数据经过事后算法优化处理后实现数据融合。(2)设计了一种手动与自动相结合的激光点云数据分割方法。首先通过移动标定板来采集不同位置下标定板点云数据,并基于引导滤波点云算法实现点云滤波,接着基于ICP算法实现点云配准操作。然后先利用手动方法实现对标定板点云的分割,接着通过Kmeans聚类算法实现自动地对标定板点云的准确分割。最后通过点云中心迭代算法求解出标定板点云中心和各个角点坐标。(3)设计了一种基于LM算法的运动相机与激光雷达联合标定方法。首先通过OpenCV优化算法实现对运动相机采集的图像数据的畸变校正,并基于Hairrs算法识别求解出图像的角点坐标。然后将多组标定板点云角点坐标与相对应的图像角点像素坐标,通过直接线性变换法计算出两传感器间标定初值,并构造点云重投影坐标与图像像素坐标差值的最小二乘函数。与此同时,通过引入阻尼因子和降低基准值的方法对LM算法改进优化,利用改进后的LM算法对最小二乘函数进行非线性优化计算出最小值,进而求出优化后的联合标定结果。最后在数据融合系统下基于共线方程原理利用标定结果,通过图像像素点与点云单应性计算方法,求解激光点云坐标所对应的图像的像素坐标,并将图像的RGB值赋给相应的激光点云,最终实现点云图像融合的三维重建。经实验表明,标定结果与初值相比,重投影误差降低了35%,三维重建效果有了明显提高。
其他文献
人类的繁衍主要通过基因的复制和转录来进行,其中转录终止子序列和复制起点序列是管控其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解决相关的序列预测问题,不仅可以优化基因组注释,还可以帮助治疗相关的基因型疾病,但是传统的生物学实验耗时久且准确率不稳定。因此本文基于生物序列的信息特征并结合机器学习分类模型对不同物种的DNA转录终止子序列以及复制起始位点序列展开了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终止子序列可以管控DNA转录的
在蓬勃发展的物联网时代,海量的通信设备、指数级增长的无线通信流量给整个无线网络带来了激增的能量消耗,造成了日趋严重的经济和环境问题。传统蜂窝网单凭无线信道技术和有限带宽扩展已无法满足现代通信流量的需求,如何高能效的管理无线通信网络,成为实现绿色通信的关键。因此,在无线异构网络中,通过能量捕获技术将可再生能源存储起来以供基站使用,从而成为实现基站节能的有效举措。绿色能源本身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为保证
随着北斗三代卫星全面组网的建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的发展成为了广泛关注的焦点。然而,随着卫星数量的激增,卫星信号信道日趋拥挤,信号间的相互干扰成为抑制GNSS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成为了目前GNSS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北斗三代信号采用二进制偏移载波(Binary Offset Carrier,BOC)体制作为新型卫星
毫米波技术能够利用未充分开发的毫米波频段来解决未来通信频谱资源不足的问题。大规模MIMO技术可以提供显著的阵列增益和高自由度空间,可以缓解毫米波巨大的空间路径损耗。将毫米波和大规模MIMO技术结合形成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能够大幅提升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庞大天线阵列将会带来巨大的硬件成本和功耗,利用混合预编码技术有望解决这个问题。多数混合预编码研究基于全连接结构和部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司法证据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呈现,电子证据的具体表现形式在司法工作的实际应用中也日益多样化,无论是使用频次还是使用的数量都在显著增长。各种电子化的证据虽然有着不同的形成方式,但都存在对技术依赖性强、容易被篡改等共性问题,越来越多的司法证据在电子化的同时也带来很多安全、信任等问题。在面对日益增长的电子数据存证需求,传统存证方式成本较高、效率低以及在司法实践中采信困难等问题也
无人机自组网克服了无人机之间的通信障碍,有效提高了无人机平台的效能,在军用和民用领域有广泛的应用需求。路由协议是影响无人机自组网通信质量的关键所在,动态源路由(Dynamic Source Routing,DSR)协议具有较低的路由开销和较好的网络性能,广泛应用于网络资源有限的自组网场景。本文聚焦于无人机自组网DSR协议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无人机自组网的网络特性,在介绍DSR协议算
超表面是为了解决一些传统光学器件难以解决的光学难题而设计的人工二维材料,它由一系列亚波长单元结构排列组合而成。通过改变单元结构的材料、形状、尺寸等参数,它可以表现出不同寻常的物理特性。利用这些非凡的特性,按需求对单元结构进行排列,就可以设计出能实现各种功能的超表面器件。各向异性的金属或电介质纳米砖可以被设计为半波片或偏振器,通过改变纳米砖长轴方向的取向角,可以实现对圆偏振光相位或线偏振光振幅的连续
为了在聚酰亚胺(PI)薄膜中构建理想的三维导热网络,突破其作为热管理材料的技术瓶颈。本文研究了导热的界面调控与导热填料的协同作用机理,并以此来增强PI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针对从球状(零维)、棒状(一维)、片层(二维)以及四针状(三维)的四种导热填料分别提出了双重协同、定向协同和多维协同的研究策略,其中通过硅烷偶联剂(KH550)对零维球形的氧化铝(Al2O3)和三维四针状的氧化锌(ZnO)导热填料
半监督学习(Semi-Supervised Learning,SSL)是机器学习领域中一项重要技术,一直受到研究人员广泛关注。SSL结合监督学习与无监督学习对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处理过程中的人工参与。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探索,SSL在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推广上均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分类是SSL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针对分类问题的SSL算法大多数以集中式方式实现,即将所有数据收集到一个处理中心进行
随着各种生活设备智能化程度的提高,语音交互引起了更多人的重视,声源定位作为语音交互的关键技术,因使用便捷,定位结果不受电磁波和环境光强影响,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为了让其适用于更加复杂的场景,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提高声源定位系统的性能,其研究集中在抗噪性、定位精度、实时性、设备小型化以及硬件成本等方面。本文针对室内声源定位中混响声干扰的问题展开研究,其具体工作如下:第一,根据声源和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