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在2005年前长期采用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人民币一直保持稳定,国内企业对汇率波动影响公司盈利的情况了解不够深入,也缺乏应对之策。在2005年后的人民币升值过程中,许多出口导向型企业的利润受到挤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滑。本文试图为企业做一个全面外汇衍生品介绍,鼓励企业引入外汇衍生品操作,让企业在国际贸易中抵御汇率波动的风险。 外汇衍生品主要包括远期外汇协议、外汇期货、外汇期权和外汇互换,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得到充分发展,成为企业避免汇兑损失、企业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到目前为止,外汇衍生品交易的金额已经是实际国际贸易额的几十倍,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制于政策和传统思维,我国外汇衍生品市场还刚刚起步,也不够成熟,主要限定在银行业。但中国香港、新家坡早有有关人民币的衍生品,国内的企业一方面可以和国内银行交易相关产品,另一方面也可以绕道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甚至欧美国家,参与到衍生品的交易中去。 本文采用案例分析与模拟的方法,来探讨WK公司应用外汇衍生品工具的利弊和成效。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与企业规模、资金状况相适应的外汇衍生品交易可以提升企业的盈利水平。WK公司的规模比较大,通过对其8年财务报表的分析,发行其汇兑损失非常巨大。某些年份甚至成为利润下降的元凶,导致企业经营状况恶化,盈利能力和产品竞争力不断下滑。在这样的背景下,以2012年的财务状况入手,运用套期保值的方法模拟了参与外汇衍生品交易后的财务状况,结果显示其年度亏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同时,也回测了不同的年份的情况,发现:(1)在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大的时间段,套期保值的效果非常明显;(2)在人民币没有升值的时间段,套期保值的效果不明显,甚至略有亏损。当然也发现这是基于保守原则的交易外汇衍生品情况,在人民币升值预期明显的情况下,实际操作中可以采取更激进的做法,模拟的结构是利润大幅提升。 对于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外汇衍生品,同时要配备相应的人才操作和适当的现金流,并且在衍生品交易的过程中还存在操作、信用、国家等风险,对很多企业来说并不容易。但在全球化浪潮之下,无论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要不断求知创新,运用互联网等科技手段让自己保持与世界同步,在激烈和不断变化的竞争中成长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