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自媒体时代舆情传播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

来源 :山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ns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为社会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媒介,网络正日益成为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主要场所。网民规模尤其是手机网民呈指数级增长,网络正成为人人共同拥有的信息平台,成为人人都能表达个人想法的渠道。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网民人人都成为记者,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让微博走进大众视野,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微博关注社会热点事件,微博的方便快捷和即时传播的特性推动了网络舆情的进一步发展,微博舆情爆发出巨大的能量。但同时,网络和移动社交媒体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决定了网络舆情具有隐蔽性、突发性、偏差性等特点,因此本文从情报学的相关理论出发,借助LDA模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舆情传播在自媒体时代的演变规律,在维护社会稳定和有效控制网络舆情方面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最具代表性的社交媒体--新浪微博来研究舆情的传播,从情报学的视角探析舆情传播的规律。选取2016年5月新浪微博的热点话题“张家口草原天路收费”这一案例进行分析。首先运用LDA模型对这一话题进行文本挖掘,提取关键词,然后利用软件Tagxedo—在线词云成像制作工具,对文本挖掘的结果进行了词云可视化展现。其次选取新浪微博蓝V认证的用户新京报,在2016年5月8日9时50分发布的微博中,热门转发评论前50的用户为研究对象,构建社会关系网络。通过测量网络密度、点度中心度、中间中心度、接近中心度,凝聚子群等研究指标,识别社会网络中的关键用户和桥梁用户,以及他们在舆情事件传播中所起到的积极或消极作用。再次,通过分析比较发现,两种可视化结果的共同特点,即集中体现了舆情从形成期、爆发期、缓解期到平复期这一完整的传播过程中,舆情传播从个人意见出发,在意见领袖的影响下向前推进,最后在权威意见的渗透中得以平复。最后,对本文的所有工作进行总结,得出舆情传播遵循周期发展规律,参与主体尤其是意见领袖的作用不容忽视的结论。根据研究结论,对未来舆情传播研究进行展望。
其他文献
2011年初,美国政府发布了《美国创新战略:确保美国经济增长与繁荣》报告。该报告不仅对奥巴马上任以来美国政府采取的所有创新举措进行了系统归纳,同时也对美国未来科技发展做
[目的/意义]在基于社会网络的用户画像研究中,针对传统用户建模难以处理复杂网络关系,群体构建多基于内容,以及群体相似度低或紧密性差的问题,提出基于网络结构和文本内容的
在如今的社会文明发展进程当中,信息公开在促进社会民主和法治方面发挥的作用已经愈来愈重要,各类信息的公开程度已经成为各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信息公开作为
本文主要介绍江苏联通利用智能光纤系统实现线路故障的自诊断及智能调度,借助告警触发、自动探测、告警采集、拓扑关联、机器人调度等自动化、智能化手段,最终提高线路故障定
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是为解决图书馆有限的文献资源难以满足用户需求这一矛盾而采取的一种措施,各个国家根据自身现状分别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共享网络。在我国,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