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融环境下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疲劳性能研究

来源 :江苏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play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与普通混凝土结构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能,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到土木、建筑、水利和交通工程等各个领域。与其它结构一样,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长期在侵蚀环境作用下也会出现耐久性失效,近年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环境侵蚀作用下的耐久性问题已成为结构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从气候条件来看,我国有相当大的地区处于严寒地带,有调查指出我国东北地区很多水工建筑物、桥梁的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局部或大面积地遭受冻融破坏,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对长期处于严寒环境中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冻融作用是影响结构耐久性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其抗冻性已引起工程界的重视,另一方面,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服役期内承受着静载和频繁的反复荷载作用,如结构自重、车辆荷载、随机波浪力等,其抗力将随损伤的累积而衰减最终导致结构功能退化或失效。目前如何对已建及新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冻融环境下的疲劳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估是工程界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双指标侵蚀环境作用下预应力结构耐久性试验与寿命预测研究”,通过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冻融与疲劳荷载交替作用下的试验研究,研究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冻融环境下的疲劳性能。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对16根预应力混凝土试件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混凝土强度、预应力度、冻融与疲劳交替次数比及疲劳荷载上限的大小对试件外观形态、动弹性模量、跨中挠度、混凝土和钢筋应变变化的影响;2.通过正交试验分析方法研究了冻融疲劳交替次数比、疲劳荷载上限和预应力度对动弹性模量衰减速率影响的大小;验证了对于试件动弹性模量的衰减,冻融与荷载疲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交互作用;3..基于疲劳损伤累积理论以动弹性模量为损伤指标建立了冻融疲劳作用下构件的损伤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4.对冻融与荷载疲劳后的试件截面进行了理论应力分析,并将理论值与试验值进行了对比分析;5.建立了基于试件动弹性模量衰减和考虑普通钢筋疲劳断裂的寿命预测模型。本课题对预应力混凝土试件在冻融与疲劳荷载交替作用下的耐久性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对于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已建及新建工程在冻融环境下的疲劳耐久性进行评估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其他文献
近年来,由于机械生产、轨道交通以及建筑生产等活动引起的振动给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及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而框架结构本身抗侧刚度小,在外部振源激励下结构更容易发生
剪力墙,是高层建筑结构的基本抗侧力构件之一,广泛应用于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多种抗侧力结构体系中。传统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由于其自重大,因此分配
黄土中存在不同规模、不同成因、不同性质和不同时期的裂隙,这些裂隙可以互相穿插、切割构成立体的裂隙网络系统。黄土裂隙面是分割黄土的结构面,是侵蚀土壤、洞穴的优势面,是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