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热链球菌抗噬菌体菌株的选育、培养及冻干发酵剂的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3347946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酸奶生产菌株嗜热链球菌S2为出发菌株,采用自然选育的方法筛选出其抗噬菌体突变株。获得4株生产性能较好的抗噬菌株KS21、KS22、KS23、KS24,溶源性检测其为非溶源菌。对4株抗性菌株进行20次传代和酸奶发酵试验,结果表明抗性稳定,其中KS23发酵酸奶产酸达109°T,凝乳时间与出发菌株相当。细胞全蛋白SDS-PAGE电泳分析显示突变菌株与出发菌株在某些蛋白表达上有所差异,可能是抗性产生的原因。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出最适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大豆蛋白胨、胰蛋白胨。找到对菌体生长有促进作用的增菌汁番茄汁、玉米汁、啤酒汁,营养因子和盐类。在此基础上,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确定对嗜热链球菌生长影响最大的三个因素,分别为大豆蛋白胨、玉米汁、醋酸钠。利用最陡爬坡实验逼近较高区域,通过Box-Behnken实验设计找到最佳的培养基。其成分如下:葡萄糖1.5%、大豆蛋白胨4.5%、胰胨2%、酵母粉0.5%、牛肉膏1%、磷酸氢二钾0.5%、玉米汁40%、醋酸钠0.3%,pH为6.8。在上述培养基中发酵后活菌数达到11.6×108cfu/mL。利用3L全自动发酵罐,对恒定发酵pH所添加的碱种类的选择和补料液物质的选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3%的接种量,利用25%Na2CO3溶液恒定pH为6.0,在发酵开始2h后补充200 mmL10%乳糖和20%酵母粉混合液,发酵12h后活菌数达到了1.01×1010cfu/mL。从发酵培养基的类型,培养温度,预培养温度分等方面着手,对提高发酵剂活性进行研究。最佳的培养基为含10%脱脂乳的优化培养基,最适的培养温度为42℃,最佳的预培养温度为42℃。按上述条件制得的冻干发酵剂活性较高,活菌数约为3.8×1010cfu/g,以4.0×107cfu/mL的接种量接入到12%脱脂牛奶中,3.5h后滴定酸度为87°T,凝乳时间为210 min。发酵剂活性较好,具有开发潜力。
其他文献
涟钢8号高炉开炉初期铁口出铁过程中喷溅严重,影响炉前工作及环保,通过调整炉前操作,压入铁口维护用炮泥,休风压入灌浆及正常生产带压灌浆等方法,铁口喷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目的观察宁肾祛湿化瘀汤对狼疮肾炎小鼠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方
有关自主创业与农民贫困的研究多集中于讨论创业的即期效应而忽视了远期效果。借助CHIP2013微观调查数据,实证检验我国农民自主创业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民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