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阻隔高韧性PLA/PBF食品包装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xin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当下,聚乳酸(PLA)凭借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韧性差、结晶速率慢及熔体强度低等缺点严重制约了PLA进一步的工业化发展。因此近年来,聚乳酸的改性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绝大部分研究只能提升聚乳酸某一方面的性能,或者以损失一部分优点为代价而无法使各方面得到均衡的改善。本研究主要采取熔融共混法,将可生物降解的呋喃基聚酯PBF引入PLA中使复合材料达到刚韧平衡的效果,通过加入相容剂提升体系的力学性能和熔体强度。为了拓宽PLA在抗菌食品包装方面的应用,在体系中引入了纳米氧化锌(Zn O)制备了复合薄膜,该复合薄膜不仅拥有出色的力学性能,结晶度高,同时具备良好的抗菌效果和优异的气体阻隔性能,对西兰花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有望成为一种低成本、制备简单、性能好的可生物降解食品包装材料。主要工作总结如下:(1)PLA/PBF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PLA/PBF复合材料,得到复合物PBF5、PBF10、PBF20和PBF30。将PBF与PLA共混,在显著提高PLA拉伸韧性和结晶度的同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下降较少,使得材料刚性和韧性达到平衡。其中PBF20的力学性能最好,拉伸强度为71.8MPa,断裂伸长率为121.1%,杨氏模量为1385.9 MPa,力学性能明显优于PLA和PBF。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呈现出典型的“海岛结构”,导致体系的冲击韧性提升有限。此外,与PLA相比复合体系的结晶度有较大增长,但是熔体强度没有得到提升。(2)PLA/PBF/POE-g-GMA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引入相容剂POE-g-GM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聚烯烃弹性体)改善PLA/PBF体系的相分离行为。通过动态硫化过程制备PLA/PBF/POE-g-GMA复合材料,在密炼过程中加入少量DCP(交联剂)引发体系低交联,适度交联在提升了体系力学性能的同时并没有影响其加工性能。相比于PLA/PBF复合材料,PLA/PBF/POE-g-GMA复合材料的相分离行为有了极大的改善,因此拉伸韧性和冲击韧性均有明显的提升。PBF20/GPOE(GPOE为POE-g-GMA的缩写)的力学性能最好,拉伸强度为71.2 MPa,断裂伸长率为261.0%,冲击强度为9.0 k J/m~2。同时动态硫化过程中产生的交联结构使得体系的耐热性和热稳定性提升,热变形温度和热分解温度分别提高了约60℃和40℃。复合材料的复数粘度和储能模量高了两个数量级,熔体强度得到了极大的改善。(3)PLA/PBF/POE-g-GMA/Zn 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首先使用硅烷偶联剂HDTMS改善纳米氧化锌(Zn O)的团聚现象和亲水性,提高其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之后通过母料法将改性后的纳米氧化锌加入体系中,制备了PLA/PBF/POE-g-GMA/Zn O复合材料。与PLA/PBF、PLA/PBF/POE-g-GMA复合材料相比,加入氧化锌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略微下降,但与PLA相比依然有较大的提升。同时复合材料的结晶度随着纳米粒子的含量增大而增大,在低频区的熔体强度相比PLA显著增强。(4)PLA/PBF/POE-g-GMA/Zn O复合材料在食品包装上的应用。将制备的PLA/PBF/POE-g-GMA/Zn O复合材料用真空压膜机压成厚度为70微米左右的复合薄膜。改性纳米氧化锌的加入,不仅使复合薄膜结晶度和气体阻隔性能明显提升,同时也赋予其良好的抗菌性。在改性纳米氧化锌添加量为1.5 wt%时,复合薄膜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抗菌率分别达到了99.2%,100%和99.9%。同时纳米氧化锌还赋予复合薄膜优异的抗紫外屏蔽效果,氧化锌添加量为2 wt%时,复合薄膜对紫外线的屏蔽基本达到100%。PLA/PBF/POE-g-GMA/Zn O复合薄膜在包装鲜切西兰花样品时有很好的保鲜效果,感官品质评价更好,质量损失率更低,相对电导率和叶绿素含量变化更小。
其他文献
形状记忆聚合物(SMPs)作为常见的智能材料可以感知外界刺激并作出响应,在起始形状和临时形状间进行切换。根据形状记忆过程是否可逆,可以分为单向SMPs(1W-SMPs)和双向SMPs(2W-SMPs),2W-SMPs在形状记忆循环中仅需要一次赋形后就可实现形状的可逆变换,在传感器、致动器、人工肌肉、智能织物、4D打印、表面微结构控制等领域有着极大的应用潜力。目前,2W-SMPs的驱动方式主要以热响
形状记忆聚合物(SMP)是在外部刺激(例如光,热,磁和电)的作用下,从编程的临时形状恢复到其初始形状的一类材料。作为一类刺激响应性聚合物,SMP可以感知周围的环境并产生直接的响应。形状记忆行为已在各种聚合物中被发现,包括无定形聚合物、半结晶聚合物和液晶弹性体等。SMP形状记忆行为是通过设计具有两个或多个阶段的材料来实现的,其中一个阶段负责固定原始形状,而另一个阶段则可以对所需的临时形状进行建模。热
溶液加工型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具有亮度高、能耗低、响应快、成本低、可大面积生产等优点,在固态照明和平板显示方面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代表了未来显示技术行业的发展方向。热活化延迟荧光(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TADF)材料理论上可以实现100%的内量子效率,不需要贵金属掺杂,被认为是“第三代有机发光材料”,近年来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概念图谱是具有层次结构的等级概念图,表征概念之间的上下位关系,通常通过语义关系的挖掘和分类层次的推理构建而成。在大数据环境下,概念图谱对网络数据的分析推理具有重要意义,且在个性化推荐、问答系统和Web检索等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构建概念图谱的首要问题是从数据中提取实体特征及其之间的关系,其次是通过无监督学习方法或者监督学习方法进行概念图谱的构建或扩展。现有的面向文本语料数据的概念图谱构建方法大多
铁路是我国目前最普遍的中长途出行工具,近年来,随着铁路里程的增长和列车速度的提升,对于列车行驶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鉴于铁路运行轨道大都是开放性的,轨道障碍物的出现往往具有突发性,近年来由此引发的铁路交通事故多有发生。因此,迅速高效地检测识别出轨道上的障碍物并及时进行相应处理,有助于铁路运营安全。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铁路安全运营技术,然后分析阐明了接触式障碍物检测识别技术对我国铁路运营现状的不适
在轨道交通异物检测等相关工作中,为了能够在光照条件不足的环境中能够获取到场景信息,本文基于ZYNQ搭建了一套处理速度快、功耗低、集成度高的片上红外图像处理及传输系统。由于场景中的物体表面温度比较接近,因此红外传感器所采集到的红外热成像对比度较低,本文主要解决了红外图像对比度低的问题。具体工作如下:为了改善红外图像的对比度,本文首先从数据的源头探究了红外图像低对比度的原因,结合实际场景,通过智能化选
近年来,铁路列车运行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研究发现,铁路轨道区域异物入侵是造成列车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针对视频监控中的运动目标,在目前已有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对铁路轨道异物入侵检测与跟踪算法进行研究,实现了对轨道入侵异物目标的准确检测与跟踪。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雾霾天气图像质量下降的情况,本文在暗通道先验算法基础上,提出一种结合底帽变换与图像融合的去雾算法,与传统
近些年来,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由于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已经在土木工程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微观结构致密,容易在火灾高温作用下发生爆裂。铝酸盐水泥混凝土(Calcium aluminate cement concrete,CAC)早期强度高、耐高温和耐化学腐蚀性能好,已经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其水化产物具有温度敏感性而导致后期
对于高层建筑或者超高层建筑,剪力墙具有较大的自重和抗侧刚度,是重要的抗侧力构件。但是在强震荷载作用下,剪力墙构件的地震反应剧烈,一旦破坏难以修复。普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在震后虽然可能不会发生倒塌,但却会因为残余变形过大而失去修复的价值。因此,普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在经济和抗震性能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不断发展,抗震设计要求也逐渐提高,结构抗震技术逐渐向可恢复功能结构发展。为改善
随着农村电商、物联网和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供应链金融开始向数字化转型,本文对数字化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进行理论和案例分析。研究发现,相比于传统农业供应链金融,数字化农业供应链金融借助于电商平台、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数字应用和技术,能够降低金融服务过程中的交易成本,构建农村数字化信用评价体系,优化风险控制策略,最终提高金融供给效率。目前数字化农业供应链金融已形成互联网企业驱动和数字化农业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