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4G网络的飞速发展,短视频已经成为了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又一风口。短视频因其娱乐属性和社交属性而深受追求个性化的年轻群体的喜爱,其中大学生是其重要的使用群体。短视频的爆发式增长引起了社会的充分关注,因此对大学生群体使用短视频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对于企业改善此类APP以及大学生的理性使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用户使用行为进行整理分析,整合了技术接受与使用拓展模型和感知风险理论,构建了用户社交短视频APP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在此基础上,参考前人成熟的研究量表,结合社交短视频的特点,设计了调查问卷。通过PPS抽样,调查了武汉市洪山区的普通高校,利用SPSS和AMOS软件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关于用户层面分析,利用描述统计方法分析了被调查者的性别、户籍、受教育程度、专业、消费水平、使用短视频的频率、时长等变量,了解样本使用短视频的基本情况,发现有超过52%的大学生目前正在使用社交短视频,且其平均使用时长每天超过一小时。在用户使用层面,利用601个调查者的数据,采用二元选择模型分析使用短视频用户的特征,发现性别、户籍、受教育程度、日均手机娱乐时长、手机套餐类型对用户是否使用短视频影响显著,其中,农村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男性大学生群体更容易成为社交短视频的用户。在用户使用行为层面,利用312位使用社交短视频APP的用户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用户的享乐动机和习惯对用户的使用行为有较大的正向影响,说明趣味性是用户使用短视频的主要原因且用户具有较强的粘性;感知风险对用户的使用行为有较大的负向影响,说明对于时间风险与隐私风险的担忧是用户流失的主要原因。在用户使用行为的结构方程中,用户的绩效期望与努力期望对使用行为影响不显著,其他变量对使用行为有显著影响,但影响力较小。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和短视频平台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完善社交功能,增加社交场景;二是狠抓视频生产,加强视频监管;三是关注不同群体,进行差异化服务;四是打破信息茧房,升级推荐算法;五是完善视频剪辑功能,鼓励用户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