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敦煌灸法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治疗本病提供一种新的参考方法。
方法:
将7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腹泻患儿,根据患儿发病病因分为(感染和非感染)两层,在每层内再按就诊顺序随机分组,即观察组36例,对照组35例(1例患儿因治疗过程中服用其他药物而剔除)。两组都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敦煌灸法治疗,具体方法如下:协助患儿取俯卧位,选取聂俞、大肠俞、大小肠俞、膀胱俞,运用敦煌灸法,每穴施灸30min,每日2次,7天为一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以主要症状(大便次数、大便性状)、次要症状(纳呆、呕吐、腹痛、脱水、腹胀)、止泻时间以及粪便常规为疗效观察指标。治疗结束后,统计分析两组各项治疗结果。
结果:
1.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主要症状、次要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及次要症状评分明显下降,并且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均能改善小儿急性腹泻的主要症状及次要症状,且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及次要症状评分差异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2.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主要症状及次要症状总积分比较
经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及次要症状总积分明显下降,且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3.两组患儿止泻时间方面,观察组平均止泻时间82±10.12,对照组平均止泻时间100±11.21,说明观察组止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粪便常规结果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粪便常规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粪便常规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改善粪便常规方面两组无差别。
5.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经治疗后,观察组痊愈11例,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的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57%。经比较,相对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观察组更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无不良事件发生。
结论:
敦煌灸法对于治疗小儿急性腹泻临床疗效肯定,能有效地改善大便次数、性状及其伴随症状,有效缩短治疗时间。
观察敦煌灸法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治疗本病提供一种新的参考方法。
方法:
将7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腹泻患儿,根据患儿发病病因分为(感染和非感染)两层,在每层内再按就诊顺序随机分组,即观察组36例,对照组35例(1例患儿因治疗过程中服用其他药物而剔除)。两组都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敦煌灸法治疗,具体方法如下:协助患儿取俯卧位,选取聂俞、大肠俞、大小肠俞、膀胱俞,运用敦煌灸法,每穴施灸30min,每日2次,7天为一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以主要症状(大便次数、大便性状)、次要症状(纳呆、呕吐、腹痛、脱水、腹胀)、止泻时间以及粪便常规为疗效观察指标。治疗结束后,统计分析两组各项治疗结果。
结果:
1.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主要症状、次要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及次要症状评分明显下降,并且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均能改善小儿急性腹泻的主要症状及次要症状,且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及次要症状评分差异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2.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主要症状及次要症状总积分比较
经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及次要症状总积分明显下降,且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3.两组患儿止泻时间方面,观察组平均止泻时间82±10.12,对照组平均止泻时间100±11.21,说明观察组止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粪便常规结果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粪便常规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粪便常规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改善粪便常规方面两组无差别。
5.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经治疗后,观察组痊愈11例,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的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57%。经比较,相对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观察组更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无不良事件发生。
结论:
敦煌灸法对于治疗小儿急性腹泻临床疗效肯定,能有效地改善大便次数、性状及其伴随症状,有效缩短治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