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PC码在分布式视频编码中的应用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kang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业务的迅速发展,编码端复杂度高、解码端复杂度低的传统视频编码方式已不再适用于目前的无线视频设备,为此需要寻求新的编码方式。分布式视频编码采用“独立编码-联合解码”的方式,将复杂度从编码端转移到解码端,正好能够满足要求。在分布式视频编码中引入信道编码技术,不仅能够简化编码,提高压缩性能,而且能够获得较好的抗误码性能。   本文介绍了分布式视频编码的理论基础和典型方案,然后提出了与H264帧内编码相结合的分布式视频编码系统,同时详细介绍了本系统在实现过程中的4项关键技术,即整数变换及量化,边信息生成算法,虚拟信道模型和Slepian-Wolf编码器的设计。整数变换及量化采用H.264中的变换和量化技术,边信息生成算法采用基于双向运动估计的运动补偿内插算法,虚拟信道模型采用基于拉普拉斯分布的信道模型,Slepian-Wolf编码器中分别引入Turbo码和LDPC码,但本文研究重点则是基于LDPC码的Slepian-Wolf编码器。   1、介绍了LDPC码的定义、编译码算法和校验矩阵生成方式。校验矩阵包括随机生成方式和准循环矩阵生成方式,通过准循环矩阵生成的B-LDPC码编码简单,易于硬件实现,且在性能上比随机生成的LDPC码并没有消退。   2、将具有双对角线结构的B-LDPC码应用到分布式视频编码中,实验证明LDPC码的性能明显优于Turbo码,考虑到思想x和均匀选择序列un而构造的B-LDPC码,其性能比未考虑的要提高1dB左右。   3、提出了两种删除算法来实现B-LDPC码的码率可调,仿真表明其中的Prop算法明显要优于LF算法。
其他文献
自由立体显示技术通过为每一个用户的左右眼提供特定的立体图像对给观众以三维画面的真实视觉享受和身临其境的感觉,必将成为显示技术的下一方向。自然三维电视系统致力于自
随着目前一些不良驾驶习惯的呈现,如开车时接电话,与车里其他人聊天等,使得驾驶员的注意力被转移,以至驾驶员忽略交通标志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恶劣的天气和其它不良的驾驶环境
随着通信系统需求的提高,单载波调制技术由于信道时延扩展和信道的带宽限制,存在很大的符号间干扰(ISI,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使其应用受到很大的制约。因此,多载波调
公网通信主要以固定的基站为基础,一旦受到破坏,会造成通信中断,且恢复周期长、投入大。而专用电台成本低、开通方便,具有高效便捷的特点,因而在应急通信中被广泛的利用。LTE
近年来,随着信号稀疏分解技术的发展,该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地震资料解释中,如地震信号的信噪分离、去噪等方面。但是即使作为稀疏分解方法中算法复杂度最低的MP算法,其计算
水声通信网相比于传统的海洋探测技术具有能实时监控、远程配置等优点,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海洋气象监测、污染监测、资源探测和军事情报收集等方面。而水声信道的复杂多变限制
当前,无线频谱资源的紧缺是限制无线通信与服务应用持续发展的瓶颈。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CR)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它改变了传统的由政府授权使用无线电频谱的方式,它
本文首先介绍了CDMA2000的基本原理及其网络拓扑结构,并阐述了当前自动化测试发展的现状,总结了自动化测试的优势。通过与传统测试工具的比较,指出了自主开发自动化测试工具
道路检测是智能车辆的核心技术。智能车辆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和极高的实用价值。在军事和工业领域,智能车辆可以代替人类在危险区域完成物质运输工作。日常生活中,智能车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