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子宫颈癌作为一种非良性肿瘤,极大危害着妇女的健康,它位列我国妇女非良性肿瘤死亡排名第2位,患病率直冲妇女生殖道非良性肿瘤首位[1]。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作为宫颈癌的癌前病变,由低级向高级逐渐发展,积极治疗CIN为阻碍宫颈癌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有效地预防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子宫颈行阴道镜直视下活检病理被看作是临床诊断CIN的“精标准”,临床却明确其经常存在漏诊和诊断过度的问题,即阴道镜病检与术后病检符合率较低,为CIN的进一步治疗带来了困惑。因此,如何在治疗之前通过明确、客观、实用的评价指标预测出术后病理情况,提高阴道镜与术后病理的符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P16、Ki67、Pro Ex C三种免疫组化因子,在很多关于宫颈病变的研究中已被反复证实,其表达量均与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关。故本研究的目的:1、研究患者年龄、宫颈活检与之后所行LEEP或锥切手术所相隔的时间、术前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TCT与术后患者的CIN病理等级的相关性;2、研究P16、Ki67、Pro Ex C在阴道镜宫颈活检组织中的表达量与术后病理等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9月行阴道镜活检病检结果为CIN,且于我院行LEEP或锥切的患者存档蜡块及病例,为避免阅片主观性存在,再请最少另一位病理科大夫再次阅读病理切片。分析病例并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P16、Ki67、Pro Ex C的染色情况,然后进行各项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活检组织CIN中P16、Ki67、Pro Ex C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术后病理等级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术前细胞学亦与病理结果之间存在相关性,患者年龄、宫颈活检与之后所行LEEP或锥切手术所相隔的时间、术前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情况与术后病理之间则无相关性存在。结论:阴道镜下活检组织行P16、Ki67、Pro Ex C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术后病理分级之间有一定相关性,术前应充分评估,为分流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诊断为CIN的患者的治疗提供相应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