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的遗传毒性与致突变性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6563347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制备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利用简化寇氏法测定其LD50,为进行后续毒性试验奠定基础;从染色体、生殖细胞和DNA的角度对其遗传毒性进行研究,利用骨髓微核试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变试验对其致突变性进行研究。综合以上结果对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的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为其作为抗癌药物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①移接94-2A株豆类丝核菌,并接种于改良的Czape’s培养基培养14d得到其次级代谢产物。②利用简化寇氏法测定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的LD50,取动物病变脏器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③根据国家标准,通过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对其遗传毒性进行研究,在进行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的同时尾静脉采血对给药后7d的小鼠血常规进行测定,观测其血象的变化情况。④通过骨髓微核试验(采用Giemsa和Feuglen两种染色方法观察微核)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变试验这两大经典试验对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的致突变性进行研究。结果:①获得生长旺盛的94-2A株豆类丝核菌,其次级代谢产物培养液为深黄色,清亮,悬浮物质较少。②利用简化寇氏法测得其LD50为226.46 mg/kg,LD50的95%可信限为158.49 mg/kg~323.59 mg/kg。抗肿瘤剂量与本次试验所测得的LD50相差约14~84倍,可见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是一种较安全的抗肿瘤药物。病理学观察可发现高剂量组动物的肝、肾等实质器官发生细胞胞质的空泡变性,这与苦马豆素中毒引起的病理变化一致。③染色体畸变和小鼠精子畸变试验的数据分析表明,各试验组与阴性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常规测定中发现阴性对照组和高剂量组六项指标中,单核细胞差异不显著(P>0.05),红细胞含量差异显著(0.01<P<0.05),其余四项(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差异均为极显著(P<0.01),从侧面验证了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的免疫调节作用。④骨髓微核试验中各剂量组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均差异不显著(P>0.05),而与阳性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Ames试验中各个浓度下无论是加入活化系统S-9还是不加,回变菌落数均未大于自然回变菌落的2倍,而各阳性对照组均显示强烈的诱变作用,根据Ames试验判断标准,本次试验中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未见致突变作用。结论:综合遗传毒性与致突变性试验,说明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在治疗剂量范围内是安全的。
其他文献
文章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教育凭证制度的运行进行比较制度分析,以找到经费制度与凭证制度在内容、主体角色、行为特征和制度绩效等方面的异同;为教育凭证制度提供支持性证据。
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WNV)感染是一种经蚊虫传播、以鸟类为主要动物宿主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在临床上可表现为西尼罗热或西尼罗脑炎,病死率4~11%。我国尚无WNV感染的病例报道,但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公共财政框架的构筑,我国的预算会计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从预算会计改革的趋势看.由于我国预算会计仍采用收付实现制,与国际通行做法也存在较大
八氯二丙醚(S2)是农药增效剂的主要品种之一。它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类农药均有增效作用,广泛用于蚊香、喷雾剂、气雾剂和熏蒸剂,配有增效剂的制剂作为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帷幕,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二十年来,我省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以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取向,
随着人类现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人类利用原子能日趋广泛,辐射损伤的本质及防护研究便成为一个重要课题。辐射防护物质一般指能降低辐射损伤的原处阶段,如具有在机体内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