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三支病变(TVD)对患者近期心绞痛发作、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评估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三支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旨在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鞍山市中心医院和长大医院心内科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三支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尼可地尔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主要包括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三支病变(TVD)对患者近期心绞痛发作、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评估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三支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旨在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鞍山市中心医院和长大医院心内科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三支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尼可地尔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主要包括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他汀类、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药物治疗。尼可地尔组在上述处理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治疗(5mg/次,每日3次)。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后评估疗效,如治疗期间出现胸闷胸痛给予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1片,规格0.5mg)。比较两组心绞痛缓解情况(治疗3个月后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持续时间和硝酸甘油用量)、心绞痛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LVEDD、LVEF、BNP的变化情况。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记录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程结束后经电话及门诊随访12个月,记录随访期间MACE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3个月后尼可地尔组治疗总好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心率、血脂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ST段压低幅度、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均明显少于治疗前(P<0.05),每次持续时间短于治疗前(P<0.05),每次硝酸甘油用量少于治疗前(P<0.05)。尼可地尔组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持续时间和硝酸甘油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LVEDD、LVEF、BNP等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LVEDD、BNP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LVEF较治疗前升高(P<0.05),尼可地尔组上述指标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c Tn I、CK-MB、CRP和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尼可地尔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有头晕、头痛、腹泻等不良反应,但症状轻微,无需对症治疗即可缓解,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尼可地尔组MACE(心源性猝死、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可减少冠心病三支病变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及炎性反应;2.加用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三支病变患者,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风险,安全性较高,但短期内未减少MACE发生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对胆总管结扎(BDL)诱导的小鼠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并阐述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5只8-10周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BDL组)和治疗组(BDL+calcitriol组),每组15只。使用2%异氟烷麻醉小鼠,并固定于手术台上,手术过程中保持体温37℃,医用酒精消毒,备皮。sham组小鼠经腹白线开腹,游离胆总管,绕胆总管穿过手术线,不结扎。
FK506结合蛋白51(FKBP51)是一种51k Da免疫亲和蛋白,属于FK506结合蛋白家族(FKBPs),以其具有可与免疫抑制因子FK506结合的能力而命名,也称FKBP5。FKBP5由三个结构域组成,包括FKBP型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PIase)结构域(称为FK1)、FKBP样结构域(FK2)、三个肽重复结构域(TPR)。由于其分子结构,FKBP5是多种蛋白质的分子伴侣。迄今为止,FK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援鄂护士心理危机的发生情况,探讨战友模式联合正念认知疗法(MBCT)的心理干预对援鄂护士心理危机的影响,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救援护士的心理危机预防与疏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为非随机对照试验中的类实验研究,从辽宁省锦州市3家驰援武汉的医院中方便选取于2020年4月返锦并结束隔离期的援鄂护士60人,对其进行为期八周的战友模式联合正念认知疗法的心理干预。按照自身前后对照试验的研究方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smallinterferingRNA,siRNA)是否下调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Human skin fibroblasts,HSF)中小窝蛋白1(Caveolin-1)的表达,通过实验检测HSF细胞增殖,凋亡的情况,明确Caveolin-1蛋白含量与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衰亡的关系。在构建紫外线(UVA)致HSF细胞损伤模型,更进一步探究siRNA靶向抑制Caveolin-1
目的探究6个月或12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DAPT)疗程对高出血风险(high bleeding risk,HBR)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I LOVE IT2研究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牵头并设计实施的一项前瞻性、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在全国32家研究中心共计纳入2737例患者。本研究为I LOVE IT 2研究4年临
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生物个体的发育和成年个体稳态的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但EGFR基因在体内是如何表达和降解的还不是很清楚。通过免疫共沉淀(CO-IP)和质谱(MS)检测发现EGFR与指环蛋白31(RNF31)相互作用,但关于二者间存在的调控关系的生物学报道还没有,本论文旨在探究RNF31对EGFR调控的机制。方法用带HA抗性的磁珠沉淀过表达的EGFR/HA蛋白样品,对沉淀的蛋白样品进
目的探究鞘内注射托烷司琼(Tropisetron,Tro)通过激活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Alpha 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α7n ACh R)对神经损伤后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影响与作用机制。方法SPF级的雄性健康成年SD大鼠,体重180-220g,由湖北医药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按随机数值表法将鞘内置管和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pared ne
目的通过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明确引起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通过临床扩大试验评价某药厂生产的复方阿莫西林乳房注入剂对泌乳期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效果。并检测牛奶中阿莫西林、舒巴坦、泼尼松龙的残留量,确认复方阿莫西林乳房注入剂的弃奶期。方法1、在甘肃某牛场选择70头自然发生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奶牛,在给药前单乳区采集奶样70份,通过细菌的分离纯化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
目的观察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裂解激活蛋白(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cleavage-activating protein,SCAP)在高糖诱导的H9C2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探索其对糖尿病心肌细胞损伤的可能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心肌细胞(H9C2),利用高糖(35m M)处理细胞建立心肌细胞损伤模型。之后采用Lipofectamine 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饮食健康。谷物发酵饮料在饮料加工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了现代微生物发酵技术,不仅保留了谷物自身的营养物质,而且借助微生物发酵产生益生因子提高谷物的营养价值,同时,饮料中的活性益生菌有助于人体肠道健康,谷物发酵饮料为谷物食品开发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本研究以小米和糯米为主要原料,利用从自然发酵的甘薯酸浆中分离的Lactobacillus paracasei L1和从豆腐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