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肱骨是上肢的长管状骨,伴随着现代交通业的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由高能量所导致的肱骨骨折日益多发,骨不连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尽管现代医疗水平不断提高,肱骨骨不连依然是骨科医生需要面对的挑战。本文通过对非感染性肱骨骨不连的病例资料进行收集,回顾性分析、探究影响肱骨骨不连的因素及分析钢板治疗肱骨干骨不连的临床疗效,以期进一步指导临床工作。资料与方法:选择由2009年2月至2015年9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创伤骨科采用钢板治疗的非感染性肱骨骨不连住院患者,本组病例共入选32人,失访4人,共随访到28人,其中男17人,女11人,年龄20-65岁,平均40.1±11.3岁,首次手术后到入我院时间:9月~32月,平均16.2月。入院前行手术次数:1次18例,2次7例,3次3例,平均1.5次。初次受伤:闭合性骨折23例(82.1%),开放性骨折5例(17.9%)。初次手术固定方式:髓内钉固定2例(7.1%),钢板螺钉固定15例(53.6%),外固定架固定5例(17.9%),钢板+钢丝固定6例(21.4%)。骨不连类型:肥大性骨不连14例(50.0%),营养不良性骨不连3例(10.7%),萎缩性骨不连11例(39.3%)。骨不连部位:肱骨干上段1例(3.6%),股骨干中段17例(60.7%),肱骨干下段10例(35.7%)。初次受伤原因:车祸16人(57.1%),重物砸伤3人(10.7%),高处坠落4人(14.3%),摔伤5人(17.9%)。初次骨折AO分型:A型11例(39.3%),B型9例(32.1%),C型8例(28.6%)。来我院均采用钢板治疗。术中根据具体情况植骨,其中自体髂骨植骨5例,RBX联合自体髂骨植骨12例,RBX植骨11例。术后加强患者的指导康复,从而进行逐步的功能锻炼。结果:28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6年,平均16.5个月,总愈合率92.9%(26/28),按照肩关节评分优良率85.7%,肘关节评分优良率92.9%。锁定加压钢板结合适当植骨治疗肱骨干骨不连可获得满意的愈合率及良好的术后功能。其中锁定加压钢板结合RBX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萎缩性肱骨干骨不连,可获得满意的愈合率及良好的术后功能。结论:严重暴力损伤、手术操作、内固定物选择不当以及术后功能锻炼不当等医源性因素是非感染性肱骨骨不连发生的主要原因。肱骨骨不连内固定选择上以钢板为主,治疗要着重保证骨折端坚强的固定,避免应力遮挡,进行彻底断端清理,紧密加压对合,保护血供,防止感染,对骨不连断端有效植骨,术后进行合理的功能锻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