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xO4在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内皮祖细胞凋亡中的机制研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boyw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通过检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内皮祖细胞(EPCs)凋亡后凋亡率及转录因子FoxO4表达的变化,探讨FoxO4参与AngⅡ诱导的EPCs凋亡的机制。方法:采集产后2小时内人脐静脉血,从中提取单个核细胞,在培养基中加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诱导培养7天后鉴定为EPCs。依据不同干预方式对标本进行分组:①AngⅡ组(n=6),加入浓度为10-6mol/L的AngⅡ诱导EPCs凋亡;②AngⅡ+氯沙坦钾+PD123319组(n=6),加入AT受体拮抗剂10-6mol/L的氯沙坦钾和10-6mol/L的PD123319进行干预,1小时后加入浓度为10-6mol/L的AngⅡ;③设立空白对照组(n=6),对标本不进行任何干预。在分组干预24小时后对各组标本进行检测。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双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FoxO4在各组EPCs的表达水平。结果:①AngⅡ组细胞凋亡率最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升高(P<0.05), AngⅡ+氯沙坦钾+PD123319组细胞凋亡率次之,与对照组相比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gⅡ可以诱导EPCs凋亡,这一凋亡过程可以被AT受体拮抗剂阻断,减少EPCs的凋亡。②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AngⅡ组FoxO4表达阳性率最高,空白对照组中FoxO4表达阳性率最低,AngⅡ+氯沙坦钾+PD123319组FoxO4表达阳性率处于二者之间,AngⅡ组FoxO4阳性率与空白对照组有显著差别(P<0.05), AngⅡ+氯沙坦钾+PD123319组FoxO4阳性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③转录因子FoxO4阳性表达与各组EPCs细胞凋亡率的变化一致。结论:①浓度为10-6mol/L的AngⅡ可以诱导内皮祖细胞凋亡,AngⅡ诱导内皮祖细胞凋亡的过程可以被其受体拮抗剂AT1和AT2受体拮抗剂阻断;②转录因子FoxO4的表达阳性率与细胞凋亡率变化一致,提示FoxO4转录因子参与了高浓度(10-6mol/L) AngⅡ诱导的EPCs凋亡过程。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首发于消化系统的多原发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诊疗及预后相关因素,为首发于消化系统的多原发恶性肿瘤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方法:  对2000年1
摘要:吸纳古典文化,运用现代手法,使建筑设计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整个小区通过超大中央花园形成自己的中心,户型也围绕中央花园设计,从以往“紧凑性”过渡到“舒适性”。“生态”+“建筑”的居住模式,建筑景观一体化,景观设计力图打造优美的社区环境,提高居住品质。  关键词:人车分流;建筑典范;庄重典雅  1 工程档案  建设单位:北仑经济开发区房地产公司  总用地面积: 48500.23m2  总建筑面积:
摘要:智慧城市发展下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城市规划、建设的各方面提供了准确、全面的参考依据,有助于智慧城市建设质量的提升。文章通过对智慧城市下测绘地理信息进行分析,探讨测绘地理信息的应用。  关键词:智慧城市;城市建设;地理信息;城市测绘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城镇化推进方式的不断提升,智慧城市这一全新理念随之诞生。应用科学的标准进行城镇化推进,建成高效、智能、集约型智慧城市,
摘要:现阶段我国空间规划工作开展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导致空间规划不合理,严重影响我国空间的有效利用,所以针对此种情况,需要空间规划部门对于用途管制含义及工作机制多进行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空间规划工作,便可以取得理想的结果。基于此本文对用途管制的相关内容作以了概述,并对用途管制影响之下的我国空间规划工作开展实际情况作以了深入分析,希望可以为国家的健康稳定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关
[目的]回顾性分析18F-FDG PET/CT脾脏形态及代谢弥散性变化联合多种临床指标在诊断机体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分析脾脏良、恶性病变患者中脾脏代谢弥散性改变的差
本文对Sonazoid超声造影诊断肝纤维化/硬化进行了实验研究。本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大鼠Kupffer细胞培养系内超声辐照下Sonazoid微泡的动态现象。   目的:验证Kupf
对可持续人居环境创建的意义进行分析,立足于当前城乡规划现状,挖掘规划体系科学性、规划制度合理性、城乡发展均衡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科学有效的解决对策,力求通过健
2011年9月6日,“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高层论坛”在新疆大学和新疆师范大学召开。此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与研究》杂志主办,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