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器人装配系统显微视觉相关技术的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lc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微机器人装配系统显微视觉的相关技术,着重讨论和研究了微机器人装配系统的自动对焦和深度信息提取,可应用于自动化微型零件装配、微操作以及集成电路组装等相关领域。微机器人装配系统的自动调焦采用粗精组合式调焦算法,用variance调焦函数结合优化爬山法进行粗调去确定聚焦目标区域,并应用梯度平方函数进行精调,最后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自动得到焦平面位置。实验证明此自动调焦方法具有快速,精度高等特性,满足用于微机器人装配调焦精度的要求。微机器人装配系统的深度信息提取是利用创新的散焦深度估计法,通过采集微机器人装配过程中微手臂的显微图像,采用带门限的帧差技术来抑制图像背景点的干扰,再用灰度随机分布的方差算子计算图像前景的散焦特征。通过实验得到微手臂深度信息与散焦特征曲线图,判断出微手臂的深度位置,为实现z方向的微机器人装配视觉伺服运动控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网络间融合趋势的不断增强,IP网络开始承载越来越多的传统电信网和电视网上的业务,尤其是VoIP(Voice over IP)业务的应用在Internet网络上的发展速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作为一种可以有效对抗多径衰落的高速数据传输技术,在无线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在移动通信中,信道具有时变特性,因此动态地对信道进行估计是
巨磁阻抗(giant magneto-impedance,GMI)效应是指软磁材料的交流阻抗随外加直流磁场的改变而快速、高灵敏变化的物理现象。近年来一直是非晶态、晶态软磁合金研究领域热点研
应变硅技术通过在传统的体硅器件中引入应力来改善迁移率进而提高器件性能,而且应变CMOS以体硅工艺为基础而不需要太过复杂的工艺,因而正在作为一种廉价而高效的技术而得到越
天线作为军事平台的强散射源之一,其对系统的总雷达散射截面积(Radar Cross Section,RCS)贡献很大;然而天线不同于一般散射体,对其隐身设计时须保证自身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因此,天
消费商是基于产消合一逻辑而产生的商业主体,其拥有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双重身份,在共享经济中扮演着平台商与消费者之间实现无缝对接的粘结剂角色,其是弥补平台商营销功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