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电控喷气系统设计与燃烧特性分析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zmf01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汽车工业迅速崛起。然而由于石油资源的日渐减少、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以及各国政府对城市汽车排放的严格控制,都促使人们去寻找可以代替石油的清洁能源。作为车用发动机代用燃料,液化石油气LPG(Liquefied Petroleum Gas)可有效地缓和这一矛盾,在降低发动机烟度排放、改善发动机燃烧性能上有其独特的优势。 本文在对LPG性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开发了一套电控LPG燃料供给系统,实现了原柴油机的双燃料运行。系统以飞利浦P80C552型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采用高速电磁阀作为执行元件,配合合理的输入输出接口电路来实现LPG喷射的精确控制。控制策略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案,将整个任务分成若干个较小的部分,每一个部分分担一定的功能。这种方案使得程序的各功能模块间有较强的独立性,有利于程序的标准化,便于阅读、维护和管理,并具有较好的扩展功能。 将开发的控制系统应用于洛拖LR6105Q型柴油机,对原柴油机与改装后的电控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排放性能进行了分析对比,证实了所设计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并利用所建立的计算模型,对放热规律进行了计算和分析,阐述了负荷、转速、掺烧比、供油提前角等因素对双燃料发动机排放及燃烧性能的影响。 本文最后指出了系统开发应用与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拟采取的技术措施,并对今后电控技术发展的方向和提高发动机性能的措施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CFD方法的日趋成熟,CFD在透平设计和分析领域与传统的理论研究和试验一起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的工作主要是数值模拟程序建立与三级向心涡轮叶栅流
柴油机作为船舶的主要推进动力,被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受到了严格排放法规的限制。国际海事组织IMO将于2016年实施Tier Ⅲ排放法规,这对船舶柴油机来讲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为
钕铁硼作为新型的第三代永磁物料,目前,欧洲、非洲、东南亚市场状况较好。我国钕铁硼出口量逐年增加。目前西方国家钕铁硼最大的用户是计算机外围设备的驱动器,最引人注目的是核
沸腾传热现象的研究对于很多工程实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汽泡在沸腾传热的三个机理中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通过研究沸腾过程中汽泡的行为特性及与界面间相互作用来揭示
全球性的石油危机及大气污染问题迫切要求我们大幅度改善汽车的节能与环保性能。混合动力汽车(HEV)以其良好的经济性能和排放性能,正在成为当前世界范围内新型汽车发展的重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供热体制和供热系统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外先进供热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并分析了多种适合我国分户计量供热的室内供热系统方案。分户计量供热系统对于整个系统
航空煤油RP-3充当冷却剂,在流经发动机表面的冷却管道时,发动机中的热量对燃油进行加热,会使得航空煤油发生氧化裂解、热裂解,从而产生焦炭颗粒。焦炭颗粒随着煤油一起流动,
学位
管内强化传热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领域中。作为一种被动强化传热技术,管内插入螺旋扭带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扭带能改变流体流动的流道,减小边界层厚度,从而起到强化
发动机的振动一直是影响汽车舒适性和平顺性的主要原因,它的振动具有多振源、宽频带的特点,传统的被动悬置难以满足这样的要求。为了拓展悬置作用的频率范围,使悬置的性能能随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