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素养时代背景下所提倡的美术教育要求教师教给学生“剩下来”、“带得走”、“可再生”的知识,密切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促进学科思维与审美素养的同步提高。在当代教育改革理念下,美术教育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健康人格为导向,关注学生积极乐学的学习情感,以提高学生审美素养为主要目的。正如腾守绕先生所说:“审美素质教育并不是专指某种艺术技巧的教育,而归根到底是培养人的一种有机的和整体的反应方式。”美术鉴赏课作为高中美术教学必修课程,旨在通过该内容系列的学习,使学生在不经意中享受这种审美,更深层次地理解、欣赏美术作品及美术现象,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思想情操,并在鉴赏活动过程中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打开心扉、熏陶情志。毋庸置疑,高中美术鉴赏作为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延伸,其重要性不容忽视。“美术鉴赏”学习模块的突出特点是理论性和间接性较强,易导致学生对美术鉴赏课的热情减少。为避免出现学生不愿动脑或思维仅仅停留在浅层次的欣赏层面等现象,教师要关注学生主动发现、想象、思考、辨别、解析的过程。秉承“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理念,针对高中学生特点,选用恰当的授课方法,将感情因素注入学生的认知过程中,燃起学生学习欲望,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内化,促进学生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笔者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洞察到,情境教学符合当代美术教学的思想和发展趋势。通过创设灵活生动的具体类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入境融情”,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情感氛围,完成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转变。养成在鉴赏活动中动脑思考的习惯,用自己的观点品评作品。本文从情境教学及美术鉴赏课的内涵及特点出发,分析了情境教学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运用的优势,其与高中生年龄及认知特点相适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形成鉴赏课多向互动;培养学生视觉识读能力及创造力的发展。其次,在了解高中美术鉴赏课情境教学现状的基础之上,从设计和实施两方面系统规划、开展情境教学,并用两个案例进行说明。最后,针对高中美术鉴赏课情境教学提出具体的两方面建议,教师教学技能优化方面:创设多元化情境类型,灵活综合运用;注重情境教学中的预设、生成与留白;把情境教学组织形式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教师能力提高方面:汲取多学科知识,把握学科知识间的共通点;审视分析教学问题,反思总结教学行为;与时代接轨拓宽信息源,掌握好现代信息技术;转变教师观念,强化课程资源开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