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微纳米材料在光和电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这些性质都有着很高的应用前景,但是制备出形貌性能较好的纳米材料仍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近年来,表面活性剂辅助微纳米材料的建设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是两亲性的,并且其溶液浓度超过临界胶束浓度(cmc)并且可以聚集形成各种高度有序的聚集体。使用这些有序聚集体作为微反应器,它们可以通过表面活性模板和稳定分散来指导和调节颗粒的定向生长。因此,获得了具有丰富形态和良好分散的微纳米材料。其中,它可以被看作是胆酸盐的阴离子生物表面活性剂,超分子自组装可以形成特殊的纳米结构,如纳米管,纳米纤维和纳米螺旋。基于上述背景,本论文主要由下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章总结了基于自组装方法构建微纳米材料的方法。着重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在制备微米/纳米材料中的两个主要作用以及表面活性剂在微米/纳米材料制备中的研究现状。总结了胆酸盐型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及其在微纳米材料合成中的研究进展。基于以上背景知识和文献调研的结果提出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设计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模板自组装策略,以铜离子为无机组分,胆酸钠为有机组分合成了三维花状Cu3(PO4)23H2O纳米结构。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表征了杂化纳米花。同时对不同生长时间和胆酸钠浓度对纳米花形貌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所合成的胆酸钠-Cu3(PO4)23H2O杂化纳米花对降解阳离子染料表现出显著的催化活性以及较高的稳定性。此外,在循环催化亚甲基蓝的实验中,纳米花至少可以循环使用六次,表明其在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潜力。 第三章,通过离子自组装策略合成了高度有序的NaDC/AO荧光纤维,形貌可以通过控制NaDC与AO的摩尔比及温度来调控。可以得出结论,NaDC与AO之间的相互作用受NaDC中-COO基团和AO中-N+之间静电力的强烈影响,π-π堆积和氢键也有助于形成超分子聚集体。有趣的是,当引入NaDC后形成的沉淀在其结晶态也具有强烈的荧光发射,然而,与AO粉末不同,由于聚集诱导的猝灭,荧光猝灭不发生。固态发光聚集体的最大发射波长与荧光强度可以通过调节NaDC与AO的摩尔比来进一步调控。因此,可以看出通过离子自组装途径形成的表面活性剂/染料复合物不仅能将表面活性剂模板与有机染料的发光行为结合在一起,同时也改变了染料的荧光性质,揭示了其在光传导和做为固态发光材料的潜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