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农村打工女跨地域婚姻在我国大范围内悄然出现。这种婚姻模式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它不仅反映出我国农村人口迁移的过程,而且还映射出我国农村婚姻变迁的规律。总的看来,这样的婚姻模式体现出我国的发展与进步,但是不可否认,因距离和文化的差异等因素致使这样的婚姻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若处理不当,就会成为婚姻的“变数”,引发情感危机,甚至会导致婚姻走向解体,婚姻家庭的不稳定也会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研究发现:(1)远嫁女仅6.3%对自己的婚姻非常满意,14.6%对自己的婚姻比较满意,21.9%对自己的婚姻满意度一般,44.8%对自己的婚姻比较不满意,12.5%对自己的婚姻非常不满意,整体而言,这些远嫁女的婚姻满意度较低。根据妇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的“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显示,城乡妇女93.2%对自己的婚姻家庭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但为什么农村打工女跨地域婚姻的满意度却与之相差甚远呢?目前,笔者认为是因为她们的婚姻是建立在跨地域的流动性男女之间,影响她们婚姻的因素较之一般人的要复杂多变些,面临的挑战较之一般人的要更多,所以才会出现满意度较低的情况。(2)影响远嫁女婚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有:婚前交往时间长短、丈夫的信任程度、为家庭经济状况担心的程度、婚后调适情况、丈夫帮助外嫁女的程度、婚后沟通状况、丈夫对妻子是否使用暴力、夫妻之间性格的相容度等。农村打工女跨地域婚姻的主要问题有:远嫁女不习惯夫家的气候、水土和饮食;语言障碍;背井离乡,失去亲人呵护,远嫁女感到孤立无助;思念家乡、亲人,漂泊感强烈,远嫁女心理压力大;丈夫及其家人对远嫁女的不信任;丈夫易对远嫁女使用暴力;远嫁女遭受社区接纳危机。(3)农村打工女跨地域婚姻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主要原因集中在:距离遥远产生的差异冲突,会成为婚姻的不稳定因素;远嫁女在婚前缺乏对男方的充分了解;在婆家的孤立地位与缺乏娘家的支持;跨地域夫妻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丈夫不懂得如何做好“双面胶”的角色。针对农村打工女跨地域婚姻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四个角度提出解决思路:首先,远嫁女应提高自身适应能力;其次,亲戚邻里应积极帮助远嫁女;第三,丈夫应增强对远嫁女的支持与信任;第四,跨地域夫妻之间应加强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