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省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名词,它既是一个战略目标,更是一个全新的发展理念,是一个实现全省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态省可以看作是最高级别的“生态示范区”,但是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和更广泛的建设内容要求,生态省建设的基本目的,是在恢复与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与合理利用全省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协调好经济发展进程中生态和经济的时空关系,运用生态经济学的基本观点来指导生态省建设,即在一个省的区域范围内建立健全循环经济体系,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佳统一。我国的生态省建设时间不长,理论研究也均处于探索阶段,对生态省建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较少。
到目前为止,江苏生态省的建设已经进行了七个多年头,如何有效地跟踪监测生态省建设进程,及时地找出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成为生态省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等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描述统计方法对江苏生态省的进展状况进行描述,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对生态省及生态省建设的理论体系进行研究,进而建立生态省建设进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最后利用实证数据和评价模型,研究江苏省及十三个地级市的生态省建设进程,得出如下结论:
从整体来看,截至2010年,江苏生态省建设已完成生态省建设目标的绝大部分,南京、无锡、常州、苏州的生态省建设进程超过全省的平均水平。但可以看出,江苏的生态省建设进程很不平衡,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江苏各地区的生态省建设进程不平衡;二是各地区的生态省建设进程分目标的实现程度不平衡。
因此,江苏在今后生态省的建设中,应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大力推进绿色江苏建设,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建立稳定高质的环境体系,同时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保护江苏省经济的良性发展,并加快明确生态省建设资金渠道,加快科技创新,构建生态省建设的科技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