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肝细胞特异性磁共振对比剂钆贝葡胺(Gadobenate dimeglumine,Gd-BOPTA)肝胆期肝实质强化程度与肝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探讨Gd-BOPTA增强MRI肝胆期能否用来评估肝功能和肝脏储备功能。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行Gd-BOPTA增强MRI检查的患者238例。按照肝功能损伤程度将患者分为四组(肝功能正常组77例,肝硬化Child-Pugh分级A组76例,B组59例,C组26例)。T1WI VIBE序列的肝胆期肝实质相对强化程度(relative enhancement,RE)的计算是通过测量平扫时肝实质信号值(SI pre)与静脉注射Gd-BOPTA 90分钟后肝胆期肝实质信号值(SI post)的差值,即:RE=(SI post-SI pre)/SI pre。采用单因素ANOVA方差分析比较肝功能正常组与肝硬化不同Child-Pugh分级组之间肝胆期肝实质RE的差异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肝胆期肝实质RE与临床生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等级资料分析评估肝胆期肝实质RE与临床因素(腹水、肝性脑病及Child-Pugh分级)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中的逐步法分析影响肝胆期肝实质RE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Gd-BOPTA增强MRI肝胆期肝实质RE的增加与血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及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减少有相关性(r=-0.402、-0.363、-0.352、-0.201、-0.261、-0.336、-0.634,P<0.01),肝胆期肝实质RE的增加与血清白蛋白、胆碱酯酶的升高有相关性(r=0.458、0.379,P<0.01),腹水病人的肝胆期肝实质RE明显低于无腹水病人的肝胆期肝实质RE(r=-0.438,P<0.001)。肝性脑病与肝胆期肝实质RE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245)。肝功能正常组的肝胆期肝实质RE明显高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A组(P<0.001)、B组(P<0.001)和C组(P<0.001)的肝胆期肝实质RE。肝硬化Child-Pugh分级A组肝胆期肝实质RE明显高于Child-Pugh分级B组(P<0.001)和C组(P<0.001)的肝胆期肝实质RE。肝硬化Child-Pugh分级B组与C组之间的肝胆期肝实质RE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性(P=0.09)。总胆红素、白蛋白、腹水及碱性磷酸酶是Gd-BOPTA增强MRI肝胆期肝实质RE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Gd-BOPTA增强MRI肝胆期肝实质RE与肝功能指标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肝功能正常组的肝胆期肝实质RE明显高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A、B、C组。肝硬化Child-Pugh分级A组肝胆期肝实质RE明显高于Child-Pugh分级B、C组。肝硬化Child-Pugh分级B组与C组之间的肝胆期肝实质RE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性(P=0.09)。总胆红素、白蛋白、腹水及碱性磷酸酶是Gd-BOPTA增强MRI肝胆期肝实质RE的独立预测因素。肝功能的减退使肝细胞特异性摄取Gd-BOPTA减少,Gd-BOPTA增强MRI肝胆期肝实质RE的测量对半定量评估肝功能和肝脏储备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