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中“悲伤”情感隐喻的类别和实质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zzh1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是人类最普遍、最重要的体验之一。人的认知心理和情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又各具有独立性。人们在感知和认知的基础上将抽象的情感隐喻化,使抽象的情感能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隐喻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从亚里士多德开始,许多学者便致力于隐喻的研究。1980年,莱可夫和约翰逊发表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成为从认知角度研究隐喻的一个标志。情感隐喻是隐喻的一大类。对于情感隐喻的研究,国内外的学者大都对其进行分类研究或对比研究,而对其分类间的关系及本质研究甚少,“悲伤”情感隐喻也是如此。因此,本文在收集和分析语料的基础上,对“悲伤”情感隐喻进行重新分类,并以隐喻映射论和原型范畴理论为理论依据,以“情感的生理表现可以代表这种情感”为原则,探讨“悲伤”情感隐喻各类别间的关系和特点及其实质。本研究共有六个章节。前三章分别为本研究的介绍、文献综述及理论框架。第四、五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第四章对“悲伤”情感的分类进行探讨,第五章进一步分析“悲伤”情感隐喻的类别和实质。最后一章是本研究的总结。在映射论和原型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探讨分析的研究方法,本文可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对“悲伤”情感隐喻应进行重新分类。在收集和分析语料的基础上,根据语料本身的语言特点,本文将“悲伤”情感隐喻分为五大类:悲伤是生理的表现和反应;悲伤是容器里的流体;悲伤是“下”;悲伤是一种恶劣的天气;悲伤是蓝色。第二,在分类的基础上,依据隐喻映射论和原型范畴理论,本文探讨和分析了“悲伤”情感隐喻分类间的关系,发现“悲伤是生理的表现和反应”是中心隐喻,是原型,而其他的四个分类则是非中心隐喻;非中心隐喻是中心隐喻的延伸和扩展,是人们通过认知活动,如观察、类比、推理等活动延伸和扩展而来的。这是“悲伤”情感隐喻分类间的特点和关系。第三,“悲伤”情感隐喻的本质是转喻。“悲伤是生理的表现和反应”是中心隐喻,是原型,是其他四个分类的映射中心,而“悲伤是生理的表现和反应”在本质上运用了“A替代B”的原则,因此,我们可初步断定“悲伤”情感隐喻的实质是转喻。然而,隐喻的本质是否是转喻,这一点有待在日后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情感隐喻的研究以及语言教学会有一定的帮助。
其他文献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在冬春季发病,多见于婴幼儿,传染性很强,易合并肺炎、喉炎等严重并发症。2004—2008年,笔者采用雾化吸入疗法辅助治疗麻疹合并喉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CT表现,探讨多层螺旋CT对GISTs的诊断价值,以提高对GISTs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5例GISTs的CT表现和病理表现。结果:25例
<正>引言戴小京(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长期以来,无论是在世界的认同中,还是在国人的民族情结里,书法一直是最能够代表中国的文化符号。这不仅因为书法起源于中国
期刊
一词多义现象是语言学中较为常见的现象。辞典中记载的“ウツ”的含义有近30项,其中只是罗列了“ウツ”的各种含义,并没有写明其中各项含义之间的关系,这不利于日语学习者的
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而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是影响交际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为了有效的交际,必须提高学习者的文化意识。目前在中国,乃至全世界,语言学习多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