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养老金负担的加重势必会引发对养老问题的社会关注,成为不可回避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政府应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养老体制,使之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为老年人构建一个“老有所养”的健康社会。本文分别从国内外两个视角针对现行养老保险的发展进行了比较分析,重点立足于吉林省老工业基地这一重要区域,对其养老保险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吉林省养老保险发展的新方向——企业年金。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章从我国现行养老保险的发展概况入手,介绍了自上世纪50年代初期至今的中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发展,对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并结合试点省份辽宁省的养老保险改革方案,总结出相对于吉林省的可借鉴性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二章分析比较了国外养老保险发展概况和一些典型先进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如美国、澳大利亚、法国、日本及德国。从国外来看,国家管理的公共养老金的比重逐步降低,而由市场运作、政府监管的企业年金的比重逐步提高是当前世界性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普遍性趋势。相比之下,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目标替代率在整个养老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比重过大,而企业年金的比重过小。国外的经验表明,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具有较高的效率,我国国情的复杂性也决定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应当坚持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的指导思想。第三章主要针对吉林省目前的现状,提出现行养老保险在吉林突破三个“100亿元”大关等显著成绩,但其形势依然严峻,并就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在以上详尽论述的基础上。第四章提出吉林省未来养老保险体系发展的新方向是大力发展企业年金。2006年4月18日吉林省企业年金研讨暨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推介会在吉林省省会长春召开。这意味着吉林省正式启动企业年金制度。企业年金作为吉林省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有利补充,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二支柱”,存在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借助在吉林省发展的诸多优势,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以达到合理的养老替代比例,从而为老百姓规划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构建一个“老有所养”的健康社会,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