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东高海拔地区春夏季臭氧浓度变化特征及来源分析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lei1984li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统计方法(Kolmogorov-Zurbenko过滤器)和数值模拟(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对2008年4月18日至7月28日和2009年5月19日至8月20日在黄山光明顶的两次外场观测中臭氧(03)数据进行了分析,进而讨论了中国华东高海拔地区O3的浓度变化特征和来源。主要结果如下:5、6和7月的月平均浓度分别为107.73、101.93和68.02μg·m-3,其中5月和6月的月平均浓度相对于国内其它本底站(除上甸子外)以及南极地区高出25~60μg·m-3,7月与其它地区浓度相差较少。该地区的O3浓度相对于其他地区整体上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但高浓度超标事件发生的次数很少,只占总观测时间的3.9%。浓度日变化振幅很小,在15-20μg·m-3左右,并且白天浓度低于夜间,且呈多峰分布,日最大值多出现在夜间(80%出现在每天21-6点的范围内),通过利通WRF模式模拟当地上空对流层顶高度和晴空湍流等要素的变化发现,03浓度和对流层顶折叠现象有关。不同天气条件下,其浓度变化特征为晴天高,雨天低,雾天和阴天在二者之间。臭氧浓度与温度、相对湿度和其他污染气体(CO,NO和NO2)浓度之间有很强的负相关,而与风速、风向和总辐射曝辐量的相关性相对较弱;5月白天西北风占主导,夜间南风占主导,各方向上O3浓度分布较均匀,6月和7月白天和晚上均为西南风占主导,北面来向的风对应的浓度要高于南面来向。在利用KZ过滤器将O3原始数据分解成不同组份后,发现当地O3浓度整体上受低频组份(BL组份)的控制,其余各高频组份(SY、DU和ID)只是会带来O3浓度在基准线附近波动。随后对发生在2009年5月28-31日和6月12-15日期间的两次O3浓度超标事件中SY、DU和ID对基线的贡献做了定量分析。在两个最值浓度出现时刻5月29曰20时和6月14日5时,SY、DU和ID组份的对基准值的贡献分别为45.4、38.2和11.1μg·m-2以及40.6、50.7和23.2μg·m3,相对平均值分别增加了35.7%、30.0%和8.8%以及33.3%、41.5%和19.0%。从各组份对基准组份的日平均值上可以看出,SY组份和DU (Night)组份对O3浓度增加的贡献最大,对基线的贡献百分比分别约为5%-30%和5%-20%;相反,DU (Day)组份起到降低O3浓度的作用,贡献百分比约为-2%~-12%;ID组份的贡献不明显,在零附近波动。
其他文献
茶是源于中国的一种饮品,由于世界格局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茶逐渐的引入到欧洲,尤其是在英国等国盛行起来。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茶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英国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问等研究方法,对哈尔滨市高校雪上运动的现状、开设的课程管理的形式等进行研究,发现哈尔滨市内的高校开设滑雪课程尚处于研究与探索阶段。通过对哈尔滨
随着我国社会对于水利建设整体发展和公共安全建设重视的加强,水利堤防及其质量保障的重要性呈现了出来。在实际的研究中,我们针对堤防质量技术管理中遇到的技术和实际施工问
流域生态服务补偿标准是流域保护、管理和生态补偿立法的关键环节,而生态补偿标准的定量化评估,是目前流域生态服务补偿的关键技术。本文根据金华江实地调查,从上游供给成本
在我国众多的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施工的特殊性较强。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病害问题,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水利工程中的渗漏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影响到水利工
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以强壮前沟藻(Amphidinium carerae)、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和塔玛亚历山大藻(A lexandrium tamarense)为实验材料,探讨了营养条件对三种赤
<正>哲学上有个著名命题,即:"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说过一句话:"历史对于一个民族,如同记忆对于一个人,同样重要"。今天,校友及贵宾齐聚于此,隆重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