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唐山市成人居民2型糖尿病现状的调查分析,了解唐山市2型糖尿病患病的现况及主要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人群2型糖尿病,制定切实可行的疾病控制措施和健康教育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托2018年唐山市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专项调查,在2018.1~2018.12期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11475例唐山市18岁以上常住成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计算2型糖尿病患病率和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2型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患病可能的影响因素。数据录入计算机,采用SPSS软件分析2型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现状、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结果1共收回有效问卷10510份,应答率为91.6%,其中男性5740例,女性4770例,平均年龄47.05±15.50岁。2唐山市18岁以上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9.41%,2型糖尿病患病率呈现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0.02%(标化患病率9.45%),女性患病率为8.68%(标化患病率9.46%),男女性标化患病率基本一致。在65岁之前,2型糖尿病患病率逐步上升,而65岁之后,患病率呈下降趋势,年龄间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唐山市18岁以上居民空腹血糖受损总患病率为7.89%,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其中男性患病率为8.59%(标化患病率8.08%),女性患病率为7.00%(标化患病率7.40%),男性标化患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65岁之前,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逐步上升,而65岁之后,患病率呈下降趋势,年龄间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市区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13.58%,县区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7.33%,其中山区为8.57%,平原地区为8.65%,沿海地区为5.00%,不同行政分区和地理区域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市区人群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为10.95%,县区人群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为6.36%,其中山区为9.56%,平原地区为6.55%,沿海地区为3.59%,不同行政分区和地理区域人群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单因素分析:吸烟、饮酒、体质指数、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家族史、体力活动等因素与是否患2型糖尿病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质指数、高血压、血脂异常与是否患空腹血糖受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多因素分析: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可知,年龄、体质指数、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城乡差别是2型糖尿病患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的影响因素;随着年龄增长、体质指数增加,2型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患病风险增加;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尿病家族史者,2型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患病风险增加;市区人群2型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均高于县区人群。按性别分层后,男性人群中,年龄、体质指数、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是2型糖尿病患病的影响因素,年龄、体质指数、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是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的影响因素;女性人群中,年龄、体质指数、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血脂异常、体育锻炼和城乡因素是2型糖尿病患病的影响因素,年龄、高血压、文化程度、城乡因素是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的影响因素。结论1患病率以及分布特征:(1)唐山市18岁以上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9.41%,2型糖尿病患病率呈现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男性和女性患病率基本一致。(2)唐山市18岁以上居民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为7.89%,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3)市区人群2型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均高于县区人群。2影响因素分析:年龄、体质指数、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血脂异常和城乡因素是2型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的影响因素,对于不同性别人群,2型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的患病影响因素均存在差异。3不同行政分区和不同地理环境人群2型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不同,提示我们在唐山市开展糖尿病预防控制工作已势在必行,同时应根据唐山市2型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的影响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适合本地区的预防控制措施。表17个;参10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