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冯友兰“新理学”的哲学思想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sio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篇论文主要借助于对冯友兰先生的形而上学的“新理学”体系的阐释以探索其哲学思想。总体看来,本文主要包括三大部分。首先,本文通过与宋明理学的一些重要哲学范畴的比较,论述了冯友兰先生由“理”、“气”、“道体”、“大全”四个基本范畴所构成的形而上的自然观。从二程开始,正式将“理”或“天理”作为哲学的基本范畴,它为程朱理学奠定了基础。另外一个基本范畴是“气”。冯先生要“接着讲”宋明理学,认为宋明理学的根本弱点是:“没有直接经过名家洗礼,所以他们所讲底,不免著于形象”,这个弱点是新理学理论创造的出发点。所以他要用逻辑分析方法去改造“理”、“气”两个范畴。另外,“道体”概念的提出,体现了冯先生的发展观。而“大全”可以说是冯先生“新理学”中的最重要的范畴。第二部分着重研究了新实在论的逻辑分析方法和中国传统哲学的直觉方法,也就是冯先生所说的“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运用逻辑分析方法析解、重释中国传统哲学范畴,无疑是本世纪中国哲学现代化和世界化的前提。另外,对直觉的推崇也是现代新儒家哲学方法论的显著特征。最后一部分主要阐释了冯友兰以成“圣人”为最高人生境界的境界说,以及他对中国哲学精神的理解和本人对他的哲学创作得与失的一点见解。在中国哲学史上,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都有自己的境界论,都提出了一个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但是都没有达到极高明而道中庸。冯友兰的境界论就是力求达到极高明与道中庸的统一。
其他文献
技术创新是由创新主体所启动和实践的,以成功的市场开拓和提高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导向,以新技术设想的引入为起点,经过创新决策、研究开发、技术转化和扩散等环节,实现科技与经济和
论文从分析和梳理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有关论述着手,结合目前国内学术界的大量研究成果,重点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思想来源、基本内涵、哲学意
站在货币演化的角度,我们可以将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看成是货币自身价值与充当货币物品的价值分离的过程.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标志着这个分离过程的终结.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