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PET/CT是广泛应用于淋巴瘤疗效评价及预后评估的影像学技术,国际协作项目标准(International Harmonization Project Criteria,IHPC)以及Deauville标准是基于视觉分析PET/CT图像的疗效评价标准,本研究旨在比较IHPC以及Deauville标准对于治疗结束后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HL)以及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的疗效评价及预后评估价值,并对治疗结束后Deauville标准评价为完全缓解的27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cell lymphoma,DLBCL)患者进行进一步的预后分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8日至2016年10月31日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PET/CT中心行PET/CT检查、资料完整并最终确诊为HL或NHL的70例患者(男性40例,女性30例,中位年龄64岁),其中,HL23例,NHL47例,NHL中DLBCL38例,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5例,伯基特淋巴瘤1例,NK/T细胞淋巴瘤2例,套细胞淋巴瘤1例。所有患者于化疗前及化疗结束后均行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18F-FDG PET)/CT显像,每位患者至少随访1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8个月。对治疗结束后的FDG PET/CT图像分别采用IHPC及Deauville标准进行疗效评估,以治疗结束后的临床记录、影像学以及随访结果等为参考标准,比较两标准的疗效评价效能。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比较IHPC以及Deauville标准的预后评估价值。为了增加两标准的可比性,将疗效评价结果统一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其中IHPC阳性组为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阴性组为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Deauville标准阳性组为4、5分,阴性组为1、2、3分。收集患者治疗前的血常规、病理记录等资料,依据患者是否贫血以及组织学亚型是否为生发中心(Germinal centre B cell,GCB)进行分组,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血红蛋白水平以及组织学亚型是否对治疗结束后Deauville标准评价为完全缓解的DLBCL患者有进一步的预后价值。结果治疗结束后的70例患者中,IHPC评价为阴性组即CR39例,阳性组31例,其中PR9例,SD9例,PD13例。Deauville标准评价为阴性组为47例,其中评价为1分为22例,2分为12例,3分13例,阳性组为23例,其中4分有13例,5分有10例。依据治疗结束后的临床记录、影像学以及短期的随访结果,发现70例患者中50例获得完全缓解,20例未达完全缓解。IHPC与Deauville标准比较:(1)疗效评价:IHPC敏感性(sensitiveness,Se)为95.0%,特异性(specificity,Sp)为77.5.0%,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为61.3%,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为97.4%,准确性为81.4%,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18。Deauville标准的Se为85.0%,Sp为88.0%,PPV为73.9%,NPV为93.6%,准确性为87.1%,AUC为0.933,两者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82,P=0.0374)。(2)预后评估: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临床分期、IHPC以及Deauville标准为HL以及NHL患者预后的有意义因素,生存曲线显示男性、分期为Ⅲ、Ⅳ期、IHPC评价为阳性、Deauville标准评价为阳性的患者预后不良。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仅IHPC以及Deauville标准为独立预后因素,IHPC阳性组风险比(Hazard ratios,HR)为6.611(95%CI:1.845-23.694;P=0.004),Deauville标准阳性组的HR为9.136(95%CI:2.858-29.198;P<0.001)。7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中,NHL47例,38例病理类型为DLBCL,治疗结束后,Deauville标准评价为完全缓解的DLBCL患者为27例,其中10例血红蛋白水平低于130g/L(男)或115g/L(女),17例组织学亚型为GCB型。对27例完全缓解的DLBCL患者进一步的预后分析结果:(1)贫血与不贫血患者两组生存情况组间Log-rank检验差异无明显统计学差异(x2=0.601,P=0.438)。贫血患者2年PFS率为90.0%,非贫血患者为88.2%,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x2=0.020,P=0.888),贫血3年PFS率为90.0%,非贫血患者为88.2%,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x2=0.020,P=0.888);(2)GCB与非生发中心(non-germinal centre B cells,non-GCB)患者两组生存情况组间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954,P=0.02),组织学类型为GCB患者预后优于non-GCB者。GCB患者2年PFS率为100%,non-GCB患者为6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738,P=0.017),GCB患者3年PFS率为100%,non-GCB患者为6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738,P=0.017)结论(1)在实际临床工作状态下,面对不同类型的HL以及NHL,IHPC与Deauville标准均具有疗效评价以及预后评估价值,Deauville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优于IHPC。(2)血红蛋白水平与治疗结束后获得完全缓解的DLBCL患者的预后无明显相关性;组织学类型等能对治疗结束后获得完全缓解的DLBCL患者进行进一步的危险分层,non-GCB亚型的患者预后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