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益发展与逐步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给我国银行的经营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我国商业银行从旧体制慢慢走向新体制,虽然还保留有原有经营体制的痕迹,但是也在不断适应新的体制和环境的变化,并积极寻求自身发展的路径。商业银行的风险问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来自学术界的关注,因此,与实际工作经验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研究将会越来越重要。商业银行是一种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处于现代经济的核心地位。其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银行自身的成败,也和经济的安危有直接关系。在商业银行的不断发展过程中,风险管理逐步成为商业银行的一个重要部分。各个国家,专家学者和银行自身不断推出各种各样的风险管理理论和风险管理技术、工具、模型,来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工作进行指导、规范。随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不断实施,许多西方商业银行已经形成了一套严格的风险管理体系,但是我国商业银行相比起来,仍处于起步阶段。2006年春季,美国爆发次贷危机。2007年8月,次贷危机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次贷危机的爆发让人们日益重视风险管理,同时,也给我国的银行业敲响了警钟。商业银行的风险具有客观性、藏匿性、传染性、可控性、不确定性、加速性和牵连性等特征,我国也不例外,造成这些特征的原因多种多样,错综复杂,因此我们要防范和化解这些金融风险。银行风险表现得越来越突出,极易引发世界性或者区域性的金融危机,进而威胁我国的经济安全。在经营过程中,商业银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为了提高商业银行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我国必须做好风险防控管理,掌握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增强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因此,为了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国内国际形势,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尽快健全和完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全面提升自己的风险管理水平。本文首先对国内外风险管理现状进行了总结,对国内与国外的风险管理战略进行了比较,指出了我国与国外风险管理中的一些区别和差距;其次根据A商业银行吉林分行所面临的具体风险,总结出了A商业银行吉林分行的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具体问题;然后针对A商业银行吉林分行所处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进行SWOT分析,指明其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提出了A商业银行吉林分行的风险管理战略选择和措施;最后,对本文进行了总结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