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背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心血管疾病。研究证实,血脂代谢紊乱与炎症免疫反应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Arteriosclerosis,AS)是其主要的病因,巨噬细胞作为重要的免疫细胞在血脂代谢及血管炎症免疫反应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巨噬细胞被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等危险因素激活,释放众多促炎因子及炎症因子,诱导自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190039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心血管疾病。研究证实,血脂代谢紊乱与炎症免疫反应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Arteriosclerosis,AS)是其主要的病因,巨噬细胞作为重要的免疫细胞在血脂代谢及血管炎症免疫反应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巨噬细胞被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等危险因素激活,释放众多促炎因子及炎症因子,诱导自身增殖,从而促进AS的形成及进展。现临床积极降脂治疗仅能降低约30%的主要心血管事件,残余风险仍很高。因此,寻求减少AS残余风险的治疗方法具有重大意义。由于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在AS形成发挥重要作用,调控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有望成为治疗AS的新靶点。磺基转移酶家族胞浆 2B 成员 1(Sulfotransferase family cytosolic 2B Member 1,SULT2B1b)是一种重要的胆固醇磺基转移酶,与细胞内脂质代谢密切相关。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降低SULT2B1b表达能够升高淋巴细胞内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β,LXR-β)的水平促使细胞的胆固醇流出率升高,细胞内胆固醇含量降低;且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淋巴细胞内SULT2B1b的mRNA及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非CAD患者。上述结果提示淋巴细胞内SULT2B1b的表达水平可能通过调控细胞的脂质代谢及炎症反应来影响AS等进展,但在巨噬细胞内是否能够调控其炎症反应尚未明确,其具体机制也有待进一步研究。近年的研究发现小分子RNA(MicroRNAs,miRNAs)可通过翻译抑制或降解mRNA等方式负性调控生物基因表达,对血脂代谢及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具有调控作用。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构建重组腺病毒转染RAW264.7细胞模型,探讨低表达SULT2B1b基因对ox-LDL诱导巨噬细胞增殖和炎症反应的作用,结合低表达SULT2B1b的巨噬细胞的差异表达的miRNAs,从机制上探究SULT2B1b调控ox-LDL诱导下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和增殖的机制,为抗AS提供降脂之外的新的治疗方向。研究方法使用低表达SULT2B1b的腺病毒(Ad-shSULT2B1b)及对照腺病毒(Ad-GFP)转染RAW264.7细胞后予以ox-LDL刺激诱导,使用RT-qPCR、Western Blot、CCK-8、EdU、免疫荧光、RNASeq测序、在线生物信息学数据库预测、双荧光素酶实验、免疫共沉淀、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等实验方法,检测低表达SULT2B1b对ox-LDL诱导下的RAW264.7细胞的增殖及IL-6、TNF-α的表达作用,并筛选出低表达SULT2B1b后差异表达的miRNAs,探索miRNAs在SULT2B1b调控ox-LDL诱导下的巨噬细胞的增殖及炎症因子的作用,明确低表达SULT2B1b调控ox-LDL诱导下的巨噬细胞增殖及炎症反应的具体机制。研究结果我们发现:1、降低SULT2B1b的表达既抑制ox-LDL诱导下的RAW264.7细胞的增殖,还能减少IL-6、TNF-α的表达;2、RNASeq测序结果提示低表达SULT2B1b可促使miR-148a-3p表达显著增加,miR-148a-3能增强低表达SULT2B1b对ox-LDL诱导下的RAW264.7细胞的增殖及IL-6、TNF-α的表达的抑制功能;3、IKBKB是miR-148a-3p的直接靶基因,并受其负性调控,低表达SULT2B1b促进miR-148a-3p表达增加,抑制IKKβ、p-P65表达,增加IκB表达,抑制ox-LDL所诱导的NF-κB通路激活。研究结论在巨噬细胞中降低SULT2B1b表达,可增加miR-148a-3p的表达,负性调控IKBKB,减少IKKβ、p-P65表达,促进IκB表达增加,抑制ox-LDL所激活NF-κB通路,下调炎症因子IL-6、TNF-α的表达,以及减弱巨噬细胞的增殖。因此,通过降低巨噬细胞的SULT2B1b表达,可抑制ox-LDL诱导的细胞炎症,这有望成为治疗AS的新途径。
其他文献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在临床上,膀胱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膀胱癌是男性泌尿系统占据发病率第二位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男性常见的肿瘤中位居第四位,死亡率排第九位。早期膀胱癌通过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但中晚期的膀胱癌治疗比较困难,容易出现复发和转移,并且肌层浸润性膀胱癌5年生存率<50%。因此,探究膀胱癌的复发转移机制,寻找肿瘤潜在的治疗靶点迫切重要。现有研究表明,肿瘤容易复发及转
第一章Nrf2调控线粒体稳态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研究背景脓毒症是指感染引起的炎症失控性反应而出现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肾脏是脓毒症容易损伤的靶器官,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在临床上发病率和病死率极高,即使部分患者幸存出院后也有发展为慢性肾脏病的风险。研究证实线粒体损伤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是细胞拮抗氧化应激反应中的关键因子,此外Nrf2还
研究背景肝癌的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可显著地影响患者的长期生存,是导致术后复发的最重要因素。术前准确预测MVI的状态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十分重要,有利于改善肿瘤复发和长期预后。然而,MVI只能通过术后对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才能明确诊断,即使术前行穿刺活检也难以检出,所以限制了其在临床的使用。单独使用血清标记物或影像学资料(包括CT、MRI及PET-CT)来预测
背景跟骨是人足部最大的跗骨,在人体的负重及行走功能中起到重要作用。跟骨骨折是最为常见的跗骨骨折,通常是因足跟部突然受到高能量的撞击所致,最为常见的损伤原因为高处坠落、车祸和来自足底的爆炸。跟骨关节内骨折是一种严重而复杂的损伤,常常导致下肢功能残疾。目前,对跟骨骨折模式的分析是从实验中直接观察的结果,结论还存在一些差异;对损伤过程中跟骨的应力变化情况还不清楚,缺乏定量的分析;对不同损伤模式下跟骨的力
背景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为代表的靶向药物开启了肺癌的精准治疗时代,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目前已有奥希替尼(Osimertinib)等第三代EGFR-TKIs进入临床,虽然
骨肉瘤是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致死率或致残率极高,对社会家庭危害重大。目前临床使用的标准化治疗方案包括新辅助化疗+手术+术后化疗的保肢治疗方式,但近5年患者总体生存率未进一步提高,主要原因在于术后局部复发和转移。目前应用于保肢治疗的材料主要为钛合金、不锈钢或钴铬钼合金等,均为惰性材料无生物活性对肿瘤治疗无作用,且远期因力学不匹配导致植入材料松动、断裂。植入材料直接与体内组织相接触
背景及目的:动脉钙化是糖尿病、慢性肾脏病和衰老等普遍好发的血管病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并造成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然而,动脉钙化在临床上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因此,尽早识别潜在危险因素并寻找有效的治疗策略是未来动脉钙化防治的重要方向。流行病学证据显示,空腹血糖变异性(FGV)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密切相关。然而,FGV和冠状动脉钙化(CAC)的关系如何,目前尚不清楚。因此,第一部分通过描述中青年人群不
一、研究背景过去的几年中,液体活检作为最具有代表性的精准医疗诊断技术越来越多应用于癌症的早期诊断,预后预测,复发风险评估,连续采样进行疾病进展监测和治疗反应评估等方向。液体活检技术同传统的组织活检技术相比具有无创性、均质化及连续采样等优势。目前液体活检技术主要基于外周血中的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ur cells,CTCs)、循环细胞游离 DNA(circulating ce
研究背景:高氧诱导的急性肺损伤(Hyperoxia-induced lung injury,HILI)是一类暴露在高氧环境下而导致的急性肺损伤,可以进一步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高氧可以导致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增加,导致肺组织病理改变和肺水肿等。尽管在关于HILI的研究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对HILI的
研究背景与目的鼻咽癌是鼻咽粘膜内膜所引起的上皮恶性肿瘤,其在全球的地理位置分布极其不平衡,新发病例中70%以上都发生在东亚和东南亚,具有明显的地域和种族的差异性。早期鼻咽癌经过单纯放射治疗即可痊愈,而中晚期鼻咽癌则需要联合放化疗的方式才能取得相对较好的疗效,所以探究鼻咽癌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就显得至关重要。KIF3A是初级纤毛的组成成分之一,初级纤毛可以介导多种信号通路的转导。在多种肿瘤中发现初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