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乙炔(C2H2)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在C2H2生产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少量的二氧化碳(CO2)杂质,所以在实际应用之前必须对C2H2进行分离和纯化。由于C2H2和CO2具有相似的分子尺寸和物理性质,它们的分离非常有挑战性,目前工业上应用最广的精馏法存在着能耗高、设备投资大等缺点。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由无机金属节点和有机连接子通过自组装而形成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炔(C2H2)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在C2H2生产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少量的二氧化碳(CO2)杂质,所以在实际应用之前必须对C2H2进行分离和纯化。由于C2H2和CO2具有相似的分子尺寸和物理性质,它们的分离非常有挑战性,目前工业上应用最广的精馏法存在着能耗高、设备投资大等缺点。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由无机金属节点和有机连接子通过自组装而形成的具有丰富孔隙的晶态多孔材料,具有孔道几何和孔表面功能可调等优异特征,在轻烃气体的分离和净化中表现出巨大的潜力。本论文合成了两种具有不同结构特征的微孔MOF材料(Co-L1和Cu-L2),二者都可以有效的分离C2H2/CO2混合气体。Co-L1具有高比表面积和高密度的开放金属位点(open metal sites,OMSs),而Cu-L2具有超微孔结构和环三核铜的次级建筑单元(secondary building units,SBUs)。我们系统地考察了二者对C2H2/CO2的吸附和分离性能,深入探究了其工业化的应用潜能,为C2H2/CO2分离工艺中吸附剂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本论文设计了H2L1和HL2两种有机连接子,并通过溶剂热法和两相扩散法分别合成了两种具有鲜明结构特征的配合物Co-L1和Cu-L2。单组分静态等温吸附实验发现Co-L1具有极高的C2H2吸附容量,在室温和常压下可以吸附181 cm~3g-1的C2H2,在已报道的用于分离C2H2/CO2的MOF材料中位居前列。通过理想溶液吸附理论计算得到的IAST(C2H2/CO2,50/50)选择性为5.0,使用Clausius-Clapeyron方程计算得到对C2H2的吸附焓(Qst)为27.1 k J mol-1,说明该材料对C2H2具有较高的吸附选择性。Cu-L2则展现出优异的热力学稳定性和水稳定性,单组分静态等温吸附实验结果显示Cu-L2在室温和常压下可以吸附86 cm~3g-1的C2H2,且对C2H2/CO2具有较大的分离窗口。通过计算得到其IAST(C2H2/CO2,50/50)选择性为3.8,对C2H2的吸附焓(Qst)为30.6 k J mol-1。最后我们通过固定床动态穿透实验进一步确认Co-L1和Cu-L2对C2H2/CO2都具有优秀的分离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的影响因素,为喂养不耐受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江门市新会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住院的10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再进行逐步回归变量筛选的logistic回归分析。再按胎龄不同分成3个亚组(胎龄1组:小于30周;胎龄2组:30至32周;
目的:旨在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RNA sequencing,RNA-seq)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与健康人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中m RNA表达谱变化,通过富集分析筛选对应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
目的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鼻咽癌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差异表达micro RNA(miRNA),构建基于miRNA的鼻咽癌预后风险模型,同时进一步预测对应的靶基因,进而探索鼻咽癌发生机制的相关通路,为将来研究的开展提供方向及理论依据。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官网下载鼻咽癌miRNA表达数据集以及临床随访信息数据。利用R语言的limma包筛选差异
随着互联网等领域的发展,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大数据时代,海量信息的增长也随之而来,这给信息存储领域带来了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传统的存储方式难以满足大数据时代海量信息存储的需求,因此发展新一代信息存储技术刻不容缓。光信息存储技术的兴起与发展成为解决海量信息存储行之有效的方案之一。由于光具有丰富的物理维度,如:幅度、相位、角动量、偏振等等,把这些物理维度用于信息复用存储能够极大地增加复用通
本文研究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我们研究了两个同轴旋转圆柱间旋转效应和热对流效应耦合作用下的稳定性和不稳定性现象,通过Normal-Modes方法,我们给出了线性化系统分别在轴对称扰动和非轴对称扰动情况下振荡频率、轴向波长和热梯度条件下的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判别准则,同时对于轴对称情况下的微小扰动我们还进行了数值模拟。第二部分:我们研究了二维不可压缩MHD方程组在周期区域T~2=[0,1]×[0,1
实现纳米颗粒和生物细胞在活体血管内的靶向运输,对于免疫治疗以及药物运输等生物医疗领域意义重大。通过在活体血管内部构建微流泵,可以借助光流输运技术实现纳米颗粒以及生物细胞的定向运输。因而,研究人员研发了多种方式驱动的微流泵,包括:化学驱动、磁场驱动、声学驱动、光学驱动以及生物驱动等。然而,它们都需要将外源性物质植入到活体血管,生物兼容性较差,限制了在生物医学领域的潜在应用。针对以上挑战,我们提出一种
【目的】研究睡前接受红光照射后失眠障碍患者及正常受试者睡眠和情绪的变化,探究红光对睡眠的影响以及情绪与睡眠之间的相互关系。【材料与方法】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中失眠障碍(Insomnia Disorder,ID)的诊断标准,共招募了57名失眠障碍患者和57名正常受试者(Normal Subject,NS)。两组受试者均被随机分成了三个小组[红光(Red Light,RL)组、白光(W
基于模式干涉的光纤传感器具有结构紧凑、灵敏度高、易于制备等优点,在折射率、温度、湿度、应力、磁场等参量的传感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获得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本论文以多模干涉为基本理论,以单模-无芯-单模(SMF-NCF-SMF,SNS)光纤结构为基础,通过创新传感方法、材料和结构,发展了超高灵敏且结构紧凑的温度传感器、具有大线性响应范围和高灵敏的湿度传感器,探索了复合型光纤传感结构的温湿度
众所周知,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从雾流中收集水已成为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一个有前途的策略。能高效集水的器件的设计与制作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一方面,受自然生物(如仙人掌、甲虫、蜘蛛丝等)的启发,人们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制备仿生集水器件。另一方面,具有特殊性质的功能结构(如Janus结构)也可以应用于集水领域。本文设计并制造了两种不同物理结构的高效集水器件,为设计出高效集水器件和大规模制造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