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幻汤治疗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的机理研究

来源 :陕西中医学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demon8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和揭示消幻汤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机理,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实验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3只,A组灌服生理盐水,B组灌服中药消幻汤,4周后断头取脑,使用库仑阵列电化学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幻汤对大鼠纹状体内的多巴胺、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   第二部分,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A、B、C、D四个组,每组13只。第一阶段:模型制备。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B、C、D组注射MK-801,两周后应用旷场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的改变,以评价模型是否成功。第二阶段:治疗。A、B组灌服生理盐水,C组灌服中药消幻汤,D组灌服西药利培酮,4周后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及使用库仑阵列电化学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脑内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   结果:   第一部分实验中,可以观察到消幻汤对正常SD大鼠脑内的多巴胺、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和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变化(P>0.05)。   第二部分:   旷场实验的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表现出自主行为增多,(P<0.05)模拟出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但Morris水迷宫的实验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目前还未出现明显记忆受损(P>0.05)。   治疗结束后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仍表现出自主活动增多,并出现明显的记忆受损,经消幻汤治疗的模型组大鼠自主活动及认知损害症状得到改善。   神经递质化验结果显示:NE及其代谢产物MHPG含量的各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模型组大鼠纹状体内DA、DOPA、HVA、5-HT、5-HIAA的含量明显升高,经过消幻汤治疗后DA、DOPA、5-HT、HVA明显降低。   结论:   1.消幻汤对正常SD大鼠脑部纹状体内的多巴胺、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未见明显影响。   2.MK-801诱导出SD大鼠类似于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认知损害的症状暂未表现出来。经过4周后,模型组阳性症状存在,且认知损害明显表现出来,说明在本实验中MK-801诱导出SD大鼠类似于精神分裂症的认知损害症状并不能在结束注射药物后立刻表现出来,本实验结果显示4周有明显损害。   3.消幻汤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的阳性症状,改善认知损害,且在改善认知症状方面与利培酮相当。本实验中未发现消患汤对SD大鼠纹状体内的去甲肾上腺素及其代谢产物有明显影响。而对多巴胺、五羟色胺及其代谢产物有明显影响,消幻汤参与了模型大鼠纹状体内的多巴胺、五羟色胺及其代谢产物的调节,除5-HIAA的含量以外,各组均降至正常水平。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中医证素的相关性,提出冠心病、中医证素、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相结合的新型诊疗思路,为防治冠心病提供科学的、合理的理论指导。  方法:本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综合干预介入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的作用机理。材料与方法:1、病例为2008年4月—2009年12月间50例中西医干预介入后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患
以探讨戊已丸提取物的配伍原理为目的,采用药物动力学的方法,通过戊已丸提取物不同配伍对其代表成分小檗碱、巴马汀、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芍药苷的体内过程的影响,分析戊已丸
目的:理论上二价镁阳离子能够有力与钙竞争二价草酸阴离子,从而抑制草酸钙晶体的形成。然而,实际上体内外镁抑制草酸钙结石的作用存在争议,特别是人体内尿镁与草酸钙结石相关
目的和背景:脑出血(Intrcerebral Hemorrhage, ICH)是脑血管疾病中的危重类型,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均较高,严重危及人类生命健康,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脑出血属中医“中风”范畴,溢于脉外之血,不能重返故道,“离经之血瘀于脑府”,因此血瘀是出血性中风的主要病机之一。本研究所长期应用大黄为重要组成成分之一的脑溢安治疗脑出血,疗效肯定,大黄能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现代基础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