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了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患者的疼痛管理需求,探究稀释氧化亚氮用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镇痛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两种方法。1.质性研究部分,采用目的性抽样方法,分别选取2019年1月至4月在我国西部某三甲医院疼痛科就诊的10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和6名该院疼痛科的医护人员作为访谈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患者的疼痛管理需求,探究稀释氧化亚氮用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镇痛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两种方法。1.质性研究部分,采用目的性抽样方法,分别选取2019年1月至4月在我国西部某三甲医院疼痛科就诊的10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和6名该院疼痛科的医护人员作为访谈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疼痛管理需求。2.量性研究部分,采用随机对照双盲试验方法,通过医学科研伦理审批和临床试验注册后,对稀释氧化亚氮用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镇痛效果进行评价。纳入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在疼痛科就诊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应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干预组给予常规治疗+稀释氧化亚氮吸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氧气吸入。对患者干预前2min(T0)、干预5min(T1)、干预15min(T2)、干预结束后5min(T3)的疼痛程度、心率、血压、脉氧饱和度、焦虑程度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记录,并探究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结果1.质性研究共提炼出7个主题,13个亚主题:(1)对患者访谈提炼出4个主题,9个亚主题。主题一:错误认知:(1)误解病因(2)缺乏营养知识;主题二:痛苦挣扎:(1)痛不欲生(2)尝试各种镇痛方法(3)失望、无助;主题三:干扰正常生活:(1)饮食、睡眠障碍(2)破坏人际关系和社交活动(3)抑郁、焦虑、愧疚(4)恶性循环;主题四:渴望速效镇痛。(2)对医护人员访谈提炼出3个主题,4个亚主题。主题一:PHN健康宣教不到位:(1)缺乏PHN健康知识(2)膳食不均衡;主题二:PHN管理中的困境:(1)缺乏心理护理(2)镇痛措施受限;主题三:多模式镇痛。2.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年龄、性别、病程、疼痛部位、疼痛评分、焦虑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组患者在T1、T2、T3三个时间点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P<0.0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心率、血压、脉氧饱和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结束后5min(T3),干预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PHN疼痛管理不理想,现在急需一种安全、有效、快速的镇痛措施缓解PHN患者的疼痛。2.稀释氧化亚氮可以安全、快速缓解PHN患者的疼痛和焦虑,患者的满意度高。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硫酸右旋糖苷(Dextran sulfate,DS)对M2型巨噬细胞极化和募集的作用,以及DS通过M2型巨噬细胞对胃癌细胞血管生成及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第一部分通过腹腔注射胃癌细胞构建裸鼠腹腔转移模型,分为对照组和DS组,14天后观察腹腔转移瘤生长情况;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两组转移瘤中M2型巨噬细胞分子标志物CD163、CD206及血管生成相关指标CD34、VEGF、
目的以未经过免疫的、天然的纳米抗体为原材料,以噬菌体展示技术为基础,构建纳米抗体展示库,并验证展示库的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进一步筛选的需求,以实现利用抗原靶向筛选相应纳米抗体的目的。以CD19为抗原筛选纳米抗体,对其进行表达和纯化并对其抗体结合能力进行验证。方法提取双峰驼的脾脏组织总RNA,并使用Oligo DT反转录获得c DNA,以c DNA片段为模板进行巢式PCR,通过两步PCR获得其重链可变区
目的研究胶质瘤细胞IDH突变对时钟基因表达和细胞周期的影响,进而观察PCL2基因对胶质瘤细胞时钟基因和表达周期性振荡规律的调节作用,探讨PCL2促进胶质瘤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1.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检测肿瘤中核心时钟基因BMAL1和CLOCK的表达以及在GBM和LGG组织中正负时钟调节基因的表达。2.利用IDH突变慢病毒载体感染人胶质瘤U87-MG细胞系,Western blot实
目的探究抑制TRPM2通道后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8周左右的C57BL/6雄性小鼠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组(MCAO/R)和TRPM2通道抑制组(TRPM2通道抑制剂:N-(对戊基肉桂酰基)邻氨基苯甲酸,ACA)。采用线栓法建立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Bederson评分法筛选损伤程度一致的模型进行后续实验。在小鼠缺血2h后腹腔注射25mg/
目的(1)依据骨度分寸相关古代文献及大样本活体测量数据规范胸部骨度值,实现胸部危险腧穴的精准定位。(2)基于HRCT技术展示胸部危险腧穴的立体定位及针刺路径的三维可视化。(3)多层次、多角度展示胸部危险腧穴与人体解剖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探讨直刺进针时针刺的危险及安全深度,为针灸临床和教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实验一:(1)运用《中华医典》作为主要检索工具,借助超星数据图书馆、中医古籍、中医资源网等数据
目的观察垂黄清脉饮治疗冠心病(热毒瘀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TLR4、MyD88、h-RP等相关血清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附属总医院中医科及心内科的冠心病住院受试者84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42例,治疗组42例。在均给予两组口服阿托伐他汀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联合熏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临床疗效、实验室指标及血清氧化应激因子(MDA、SOD)的影响,从而探讨该法治疗DPN(脾肾两虚夹瘀证)的临床作用机理。方法所选132例研究者为2019年8月-2020年8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附属银川市中医医院确诊为DPN且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或住院部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甲、乙、丙、丁4组,每组各33例。所有受试患者给予饮食、运动、健
目的以不同身体活动量(physical activity,PA)分组,比较各组间肥胖、血压偏高、高血糖、血脂异常发生率,了解宁夏儿童青少年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危险因素的检出情况及身体活动对其的影响。并且根据代谢综合征、高CVD风险评分、CVD危险因素聚集对儿童青少年心血管风险进行评价,探讨PA、肥胖及中心性肥胖与心血管风险间的相关关系。比较不同PA时
目的分析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后对患者日常活动和体育运动的影响;探讨基于“5E”康复模式为理论框架构建的干预方案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CLR)患者膝关节不稳定症状、日常活动能力、体育运动适应能力、疼痛控制、康复锻炼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7月间,宁夏某三甲医院运动医学科符合纳排标准的64例ACL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n=32),
目的观察理筋手法对兔颈后肌慢性静力性损伤的影响,从组织形态学、细胞骨架结构、中枢和外周疼痛递质探讨理筋手法对损伤模型的修复作用及镇痛效应。方法将日本大耳兔68只随机分为三组:空白组、模型组(10d、20d、30d)、治疗组(10d、20d、30d)。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颈椎前屈45°进行造模,建立骨骼肌慢性静力性损伤模型。造模60天后,治疗组给予理筋手法,模型组造模后在笼中自然恢复。分别在造模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