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采摘机器人机械臂与末端执行器的设计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77001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以后开始大面积种植番茄,目前种植面积正呈上升趋势。随着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的迅速发展,研究开发番茄采摘机器人,将农民从繁重的作业环境下解放出来,对于提高经济效益、降低劳动强度和提高番茄的集约化生产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研究番茄采摘机器人的机械臂和末端执行器,自主设计机械臂和末端执行器的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首先根据番茄采摘作业的特点和要求,设计机械臂和末端执行器机械结构。机械臂选择多关节型五自由度结构,其中一个移动关节、四个转动关节。末端执行器包括夹持机构和果梗剪断机构,文中分别做了介绍。在确定机械臂的结构后,进行了运动学建模,为系统的控制奠定基础。   其次,本文从整体上设计出机械臂和末端执行器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案,选择主从控制模式,上下位机通过RS232通信,上位PC机进行视觉算法处理和给出关节运动值,微处理器一方面接收上位机发出的给定值,一方面接收各传感器反馈位置,比较后经过算法处理输出控制信号实现闭环控制。关节控制位置环采用模糊PID控制技术,通过MATLAB仿真验证,该算法能够使控制系统动态性能得到明显优化。   再次,论文概述了番茄采摘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对构成控制系统的主要模块进行了选型,对以PC机和微处理器ARM为核心的控制模块、由L298驱动芯片和直流减速电机组成的驱动模块以及传感反馈模块进行了探讨。软件方面,介绍了控制系统软件的总体架构,分别对系统初始化、电机转向控制、电机速度控制、PID控制算法、上下位机串行通信几个模块的程序进行了设计。   最后,基于机器臂运动轨迹曲线要满足连续、平滑性的要求,选用抛物线函数与余弦函数的组合曲线来拟合机器人运动轨迹上的各路径点,完成机械臂的轨迹规划。
其他文献
由于列车运行速度的大幅提高,列车通信网络结构的逐渐复杂化,新型大容量业务的不断增加,现有列车网络应用的现场总线已趋于无法满足列车通信网络对于带宽,实时性、可靠性等重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多变量系统是广泛存在的,而内模控制是一种结构简单、调节参数少、具有较强鲁棒性的先进控制算法,在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因而,研究多变量系统的内模控制具有重要
近年来,随着新型能源发电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以及电动车等设备接入到配电网。当越来越多的新型分布式电源通过逆变器接入配电网时,传统的配电网结构已经发生改变,原有的网-荷二元结构配电网正逐渐向源-网-荷三元结构的新型主动配电网转变,而分布式电源接入所带来的电压闪变、电能质量下降和谐波振荡使得主动配电网的稳定性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由于并网逆变器与电网之间的阻抗匹配问题关系到整个系统的
随着工业生产过程越来越大型化和复杂化,操作员不得不面对海量的数据信息和复杂多变的现场工况,系统监控任务非常繁重。而目前工控人机监控界面普遍存在的交互性能不足、缺乏智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品质的好坏是老百姓非常关注的问题,许多粮食加工生产企业、科研院所、检测机构都希望可以快速、准确地对小麦品质做出检测。因此,如何高效快速地对小麦的品质做出分类识别成为科研人员研究的重点课题。国外发达国家在小麦产业方面对小麦品质的区划和分类日趋完善,但我国农业产业受装备和技术的限制,整体技术水平、商品化处理率还比较低,相关研究较少,尤其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进行小麦品质分类还
传统的基因选择方法往往没有考虑基因表达谱数据中蕴含的先验信息导致选出的基因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冗余,进一步影响机器学习算法的分类精度。为了选出最小冗余度的信息基因子
几乎对所有的控制系统来说,故障的发生都是不可预测和不可避免的。尤其对安全至上的控制系统,故障发生后,势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导致灾难性事故发生。为此,从经济和安全角度
飞行器主动段轨道运动模型具有结构复杂,时变性强的特点,是典型的高阶多元时变微分方程组。飞行器的种类随着轨道模型中参变量的取值不同而不同。双星无源定位方法比单星定位
目标追踪技术是机器人研究领域的一项热门课题,它在军事制导、视觉导航、智能交通、公共安全等诸多方面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为了更好地了解、掌握和应用目标追踪这一技术,在